三鵶鎮

歷史字典解釋

古鎮名。又作平高城。北周置,在今河南省南召縣東北魯山縣西南。扼三鵶路,為伏牛山南北交通要隘。《周書·文帝紀》:大統六年(540年),“東魏景出三鵶,將侵荊州”;同書《郭賢傳》:“及侯景來附,(王)思政遣賢先出三鵶,鎮於魯陽。”即此。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神水縣

遼開泰二年 置,屬大寧府。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縣西南。金皇統三年 廢為鎮,大定二十九年 復升為縣。 古縣名。遼開泰二年年置,治今遼寧省朝陽市西南。屬大定府。元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鵶鎮歷史

相關歷史

三鵶鎮_三鵶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