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荊州

荊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尚書·禹貢》: “荊及衡陽惟荊州。” 《爾雅·釋地》: “漢南曰荊州。” 《周禮·職方》: “正南曰荊州。” “荊” 指荊山 (今湖北南漳縣西); “衡” 指衡山,《漢書·地理志》 以為即今湖南衡山縣西之衡山; 漢指漢水。

②西漢元封五年 (前106) 置,為 “十三刺史部” 之一。轄境約當今湖北、湖南二省及河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部分地。東漢治所在漢壽縣(今湖南常德市東北)。初平元年 (190) 劉表徙治襄陽 (今湖北襄樊市漢水南岸襄陽城)。後治所屢徙,東晉時定治江陵縣 (今湖北荊沙市西北荊州區),轄境大為縮小。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 (621) 復置,天寶元年 (742) 改為江陵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荊州。轄境相當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間長江流域北部,兼有今荊門當陽等地。上元元年 (760) 升為江陵府。

③西晉末成漢李雄時置,治所巴郡江州縣 (今四川重慶市)。轄境相當今四川江津至奉節長江南北地。後廢。

④東晉荊州轄境、治所屢變,太元以後始定治江陵縣 (今湖北荊沙市荊州區故江陵縣城)。南朝宋、齊時轄境有今湖南澧水以北,湖北大神農架、荊山以南,荊門市、監利縣以西和四川萬縣市以東,開縣、巫溪縣以南地區。梁以後縮小。承聖三年(554),江北之地為西魏所占,立蕭詧為梁王,都江陵縣,荊州只有沿江之地。陳置荊州於江南之公安縣 (今湖北公安縣西北),與後梁荊州隔江相對。隋、唐荊州皆治江陵縣。唐轄境相當今湖北荊門市、當陽市以南,枝江縣、松滋縣以東和潛江、石首二市以西地區。上元元年 (760) 置南郡,升為江陵府。

⑤十六國前趙置,治所在洛陽縣 (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漢魏故城)。《寰宇記》 卷3河南府: “劉聰以洛陽為荊州。石季龍又改為司州。”

⑥十六國後趙置,治所在樊城 (今湖北襄樊市)。後徙治魯陽 (今河南魯山縣)。後廢。

⑦十六國前燕建熙元年 (360) 置,治所在蠡台(今河南安陽縣南)。五年 (364) 移治魯陽 (今河南魯山縣)。後廢。

⑧十六國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豐陽縣 (今陝西山陽縣)。建元十六年 (380) 移治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後廢。

北魏太延五年 (439) 置,治所在上洛郡上洛城 (今陝西商州市)。轄境相當今陝西商州市及山陽、商南二縣地。太和十八年 (494) 改為洛州。

⑩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改魯山鎮置,治所在山北縣 (即今河南魯山縣)。轄境相當今河南魯山、襄城二縣及平頂山市地。二十二年 (498)廢。

(11)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置,治所在穰縣(今河南鄧州市)。轄境相當今河南葉縣、南召、西峽三縣以南,唐河、新野二縣以北,淅川縣以東,方城、社旗二縣以西地。孝昌中轄境縮小。隋開皇初改為鄧州。

(12)十六國夏赫連勃勃置,治所在陝縣 (今河南三門峽市西陝縣老城)。後廢。

(13)南朝陳置,治所在公安縣 (今湖北公安縣)。隋開皇九年 (589) 廢。


(1)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爾雅·釋地》:“漢南曰荊州。”《周禮·職方》:“正南曰荊州。”荊指荊山,在今湖北省南漳縣西;衡指衡山,《漢書·地理志》以為即今湖南省衡山縣西衡山。(2)州名。(1)西漢武帝所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有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四省區各一部。東漢治漢壽縣(今湖南常德市東北),轄境西北擴大至今陝西省山陽縣。三國魏、吳各置荊州:魏荊州治新野縣(今屬河南),有東漢荊州北部,約相當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秦嶺以南的東部、河南省西南部和南部的一小部;吳荊州治江陵縣(今屬湖北),有東漢荊州的南部,約相當今湖南全省、湖北南半省、四川、江西兩省小部、貴州省東部、廣東省北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西晉初又合為一,治江陵縣。北部轄境同魏;南部轄境略有變化:今廣東省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的大部分屬廣州;今江西省部分,則較吳時為大。惠帝分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境內三郡置江州,以在今陝西、湖北兩省境內三郡屬梁州。懷帝又分在今湖南、湖北、廣西三省區境內六郡置湘州。荊州僅有今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河南六省市境內十四郡國。(2)十六國時,漢置荊州鎮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前燕置荊州鎮魯陽縣(今河南魯山縣);前秦置荊州鎮豐陽縣(今陝西山陽縣),後移鎮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舊城);成漢置荊州鎮巴郡(今重慶市);夏置荊州鎮陝縣(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舊陝縣)。(3)東晉荊州治所、轄境屢變,太元以後始定治江陵縣。南朝宋、齊時轄境有今湖南省澧水以北,湖北省大神農架、荊山以南,荊門市、監利縣以西和重慶市萬州區以東,開縣、巫溪縣以南地區。梁以後縮小,承聖三年(554年),江北之地為西魏所占,立蕭詧為梁王,都江陵縣,荊州只有沿江之地。陳置荊州於江南之公安縣(今湖北公安縣西北),與後梁荊州隔江相對。隋、唐荊州皆治江陵縣。唐轄境相當今湖北省荊門市、當陽市以南、枝江市、松滋市以東和潛江市、石首市以西地區。上元元年(760年)置南都,升為江陵府。(4)北魏太延五年(439年)置,治上洛縣(今陝西商洛市),太和中改為洛州,復於穰縣(今河南鄧州市)置荊州。轄境約當今河南省南陽市全境。隋開皇初改為鄧州。(5)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山北縣(今河南魯山縣東)。二十二年改置為魯陽郡。

荊州字典分解

荊州的解釋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荊的解釋 荊 jīng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古代“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多學一學:荊門【歷史知識】

古城名。即今湖北荊門。唐時地屬荊州。城池南捍江陵,北援襄樊,自古為交通要隘。乾符六年(879),黃巢率起義軍自江陵北上襄樊,在此遭唐軍伏擊,東趨鄂州。

荊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