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制調查局

歷史字典解釋

名。清末度支部附屬機構。宣統元年(1909)設。掌調查金融幣制情況,研究各國幣制改革辦法,籌畫幣制改革措施。職官設定不詳。二年,改幣制局。


清末度支部直轄機構。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閏二月設定,掌調查幣制改革事宜。次年改為幣制局,設提調一人,幫辦二人,局內分設四股一處:調查、籌辦、稽核、編譯四股,每股設總辦、幫辦各一人,委員數人;庶務處專掌全局各項雜務。

詞語分解

  • 幣制的解釋 國家規定的貨幣制度詳細解釋國家規定的貨幣制度。包括用什麼做貨幣,貨幣單位,以及硬幣的鑄造,紙幣的發行、流通等制度。

歷史官職推薦:國將

官名。新莽四輔之一,始建國元年後初置,位上公,以哀章任之。 官名,西漢末年王莽所置四輔之一,位上公,哀章任此官(見《漢書·王莽傳》)。《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王莽使太師王匡、國將哀章守洛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幣制調查局歷史

相關歷史

幣制調查局_幣制調查局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