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歷史字典解釋

名。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 十二月,由四川行樞密院改置,簡稱“四川行省”。置簽省官員。十年四月罷,十五年復置,次年又罷。十八年,陝西四川行省分省成都,稱四川行省或西川行省。二十三年,正式分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秩從一品,省治成都(至元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曾遷治重慶)。九路、三府軍民政務,轄境包括今四川省大部及湖南、陝西部分地區。置丞相一員,平章二員,右丞左丞各一員,參知政事二員。

詞語分解

  • 四川的解釋 中國西南地區的省,簡稱川或蜀。面積萬平方公里,人口億,省會成都。東部為四川盆地,西部為川西高原。水力資源、天然氣、雲母、井鹽儲量豐富。稻米、油菜籽產量居全國首位。重慶為中國西南部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 中書省的解釋 官署名。始設於魏晉,是奉皇帝意旨掌機要、發政令的中央機構。隋代改為內史省、內書省。至唐代,國家政令由中書省制定,經門下省審復,交尚書省執行。元代廢門下、尚書兩省,由中書省總領百官,成為國家政務中樞。明

歷史官職推薦:尚書倉部郎

參見“倉部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歷史

相關歷史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_四川等處行中書省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