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西大將軍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三國置,職掌與鎮西將軍同,唯資歷深者得任此職,歷代皆不常置。後主延熙六年(243),姜維任此職,涼州刺史。晉定為二品,祿賜與特進同。如開府,則位從公,假金章紫,升為一品。十六國後秦亦置。南朝宋列為二品。南朝齊時位從公,開府儀同如公,置僚屬亦從公。梁、時,皆較鎮西將軍進一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一品上,位次尚書令二十三年複次職令,改為二品。北齊為褒賞軍功勳臣的閒職,二品。參見“鎮西將軍”。


雜號將軍名,三國蜀吳皆置,掌征伐或鎮。《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亦推()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三國志·吳書·陸凱傳》:“皓立,遷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領荊州牧,進封嘉興。”

詞語分解

  • 大將軍的解釋 武官名。始於戰國,漢代以後歷代沿置,為將軍的最高或較高的稱號大將軍仁慈不肯發令。;;《廣州軍務記》詳細解釋.古代武官名。始於 戰國 , 漢 代沿置,為將軍最高稱號,多由貴戚擔任,統兵征戰並掌握政權,

歷史官職推薦:州軍府統軍

武官名。北魏置,為州軍府督將之一, 掌領兵之職。《魏書·楊播傳》記長孫椎為楊州刺史, 奏楊侃為統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鎮西大將軍歷史

相關歷史

鎮西大將軍_鎮西大將軍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