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武衛

右武衛怎么寫好看

右武衛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軍指揮機構。隋朝十二衛之一,置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掌宮掖禁御,督攝隊仗,有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等曹參軍事、法鎧曹行參軍、行參軍,統開府、儀同府,並外軍宿衛; 煬帝大業三年 (607) 以大將軍、將軍總府事,並統諸鷹揚府,所領軍士名熊渠,置護軍四員,掌副貳將軍,將軍缺則以其一人攝,尋改為武 (虎) 賁郎將,以武 (虎) 牙郎將副之,又置長史、錄事參軍、倉、司兵、司騎、司鎧等員。唐朝十六衛之一,置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統翊府及外府府兵,掌宮禁宿衛,大朝會在正殿前以其隊次立於右驍衛之下,有長史、錄事及倉兵騎胄等曹參軍,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又置司階、中候、司戈、執戟、四色官及長上等屬,其翊府有中郎將、郎將、兵曹參軍事、校尉旅帥、隊正、副隊正等; 武則天光宅元年 (684) 改名右鷹揚衛,中宗神龍元年 (705) 復名右武衛; 德宗貞元二年 (786) 置上將軍一員,位大將軍上。遼朝置,設大將軍、上將軍、將軍,領折衝都尉果毅都尉

詞語分解

  • 右武的解釋 崇尚武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守成尚文,遭遇右武。” 唐 劉禹錫 《董氏武陵集紀》:“兵興已還,右武尚功。”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謀足以奪三軍,而辱於右武之國。”
  • 衛的字典解釋 衛 (衛) è 保護,防護:保衛。捍衛。衛道(衛護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衛衛士”)。衛戍(警備,多用於首都)。衛冕。 防護人員:警衛。後衛。 古代稱驢:“策雙衛來迎”。 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後只用

歷史官職推薦:多田

官名。殷朝置。武官。主征伐、田獵及駐防。《甲骨文合集》第二七 * 三片: “以多田伐又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右武衛歷史

相關歷史

右武衛_右武衛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