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董

鄉董怎么寫好看

鄉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鄉自治權的執行人員。清末至北洋政府初期定鄉為自治組織,以鄉議事會為議決機關;設鄉董一人,為鄉自治權的執行人員,其職權主要為籌備鄉議事會議員的選舉和議事的準備,執行議事會議決事項,執行縣行政長官的委辦事項。鄉董之下設鄉佐一人,為鄉董的佐理人員。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停辦各級地方自治後,鄉董與鄉佐作為鄉的行政管理人員繼續存在。

詞語分解

  • 鄉董的解釋 猶鄉長。《文明小史》第五三回:“有一個 江浦縣 的鄉董,叫做 王明耀 的,為人刁詐。” 洪深 《青龍潭》第一幕:“我們做鄉董的人,兩邊傳話,真是難死了。”
  • 鄉的字典解釋 鄉 (鄉) ā 泛指小市鎮:鄉村。窮鄉僻壤。 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鄉井。鄉里(.家庭久居的地方;.同鄉的人)。鄉黨(鄉里)。鄉試。 中國行政區劃基層單位,屬縣或縣以下的行政區領導。 城
  • 董的字典解釋 董 ǒ 監督管理:董統。董督。董正(督察糾正)。董理。董事(某些企業、學校的資產所有者推舉出來代表自己監督和主持業務的人)。董其成。 正:“余將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 姓。

歷史官職推薦:宣德將軍

官名。東漢置。《後漢書·梁統傳》:“建武五年〔後〕詔加統宣德將軍。”三國魏沿置,洪飴孫《三國職官表》作五品。 雜號將軍名,東漢置,掌帥軍征伐。《後漢書·梁統傳》:“建武五年,統等各遣使隨竇融長史劉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鄉董歷史

相關歷史

鄉董_鄉董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