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知州

知州

官名。地方行政機構州之長官。宋朝以朝官為州一級長官,稱“權知軍州事”、“知軍州事”,簡稱“知州”。掌教化百姓,勸課農桑,旌別孝悌,奉行法令,考察屬員,賑濟災傷,以及賦役、錢穀、獄訟等事。時,州有都督、節度、觀察、防禦、團練、軍事六等,其中節度州為三品,刺史州為五品。初制,官品與州品相同者領一州之政,則稱為知州。其後,除輔臣宣徽使、太子太保、僕射外,其餘朝官領一州之政者,皆稱為知州。遼朝南面官亦置,為某些州之長官,總領州事。如易、涿、平、薊等州即設。元朝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長官稱州尹,中、下州長官稱知州,品秩分別為正五品和從五品。明朝,統以知州為州一級長官,每州設一人,從五品,掌一州之政。明朝州有兩種,一為屬州 (屬府所轄),一為直隸州(直隸布政使司),屬州如縣制,直隸州如府制,而品秩相同。清沿明制,然直隸州知州正五品,例以六部、理藩院等衙門保舉記名之主事等官升任; 散州知州從五品,例以通判、知縣、布政司經歷、理問等升任。


官名。1、明清皆置,為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明每州一人,從五品;其佐官有同知、判官等;清代則稱“州同”、“州判”。見《明史·職官四·州》、《清史稿·職官三·州》。

2、為知州事、知軍州事的簡稱。州的長官本為刺史,宋太祖接受唐、五代藩鎮為害的教訓,便把節度使留在京師,不遣其赴任,而派京官帶本官暫理其州事,稱“知軍州事”,軍指兵,州指民政,或稱“知州事”,雖沒正式定為官名,實為州的長官。見《宋史·職官七·府州軍監》。

知州字典分解

知州的解釋 官名。 宋 初鑒於 五代 藩鎮之亂,留居諸鎮節度於京師,而以朝臣出守列郡,稱“權知某軍州事”,意為暫行主管某軍州兵政、民政事務。其後文武官參為知州軍事,總理郡政

知的解釋 知 zhī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使知道:通知。知照。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順便了解:知軍國重事【歷史知識】

官名。唐代宰相職銜名義。神龍元年(705)後,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而為宰相者,必加此銜;尚書左、右僕射自高祖至武則天長安四年(704)為當然宰相;中宗即位,豆盧欽望自開府儀同三司拜左僕射,未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則不敢入政事堂參議政事,後詔加此名者,方得議政,為相。

知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