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禮部侍郎

禮部侍郎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① 隋朝禮部禮部司長官,置一人,正六品上,掌禮部司事。高祖開皇三年(583)升從五品。煬帝大業三年 (607),升為禮部副長官,以佐尚書掌部事。禮部司長官改稱儀曹郎。②隋朝以後中央行政機構禮部之副長官。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始置,一人,正四品,佐禮部尚書掌部事。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罷,太宗貞觀二年 (628) 復置。額一員,正四品下。高宗龍朔二年(662)改稱司禮少常伯,鹹亨九年 (670) 復舊。武則天光宅元年 (684) 改稱春官侍郎,中宗神龍元年(705) 復舊。佐尚書掌天子禮儀、祭祀、宴享及學校之政,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後兼掌貢舉。中唐以後,諸部尚書多為外官兼職,禮部事務實由侍郎主之。五代沿置。北宋前期為四品寄祿官,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始本職,與尚書共掌禮部事,升為從三品。遼朝置,為南面官。多為加官。西夏亦置,其制不詳。金朝置一員,正四品。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禮部與吏、戶二部為左三部,共置侍郎二人。後禮部自立,定設侍郎二人,正四品。明初沿元制設二人,正四品。後分置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清沿明制,置左、右侍郎,均滿、漢各一人,從二品。宣統三年 (1911),禮部改典禮院,其稱遂廢。參見 “禮部左侍郎”、“禮部右侍郎”。


官名。為禮部主官,地位僅次於尚書。元以前,禮部設一侍郎,元代設侍郎二員,正四品,與尚書共掌禮樂、祭祀、朝會、燕享,貢舉之政令。見《元史·百官一·禮部》。明、清設左右侍郎,除佐尚書掌禮儀、祭祀、宴饗、貢舉之政令外,還兼翰林學士侍讀、侍講學士。見《明史·職官一·禮部》、《清史稿·職官一·禮部》、《歷代職官簡釋·禮部左右侍郎》。參看“禮部”條。

詞語分解

  • 禮部的解釋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文學校貢舉的政令詳細解釋官署名。本為 西漢 時尚書的客曹。 三國 魏 時有祠部, 北魏 有儀曹, 北周 始稱禮部。 隋 唐 以後為六部之一
  • 侍郎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名,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地位次於尚書兵部侍郎詳細解釋.古代官名。 秦 漢 郎中令的屬官之一。《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秦 官,掌官殿掖門戶,有丞。 武帝 太初 元年更

歷史官職推薦:花木局都監

官名。金代設此官,為花木局長官,還有同監,掌花木栽培等事。見《金史·百官二·花木局都監》。 官名。金上林署所屬有花木局,以都監二人為主官,下設同監二人,以同樂園管勾兼充。

禮部侍郎_禮部侍郎介紹_歷史知識
禮部侍郎_禮部侍郎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禮部侍郎_禮部侍郎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