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閱

校閱怎么寫好看

校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宋始置,屬史館。掌點校書籍。《文獻通考·職官五》說:宋代“史館又有校勘、檢閱、校正、編校等官,或以布衣之該洽者為之。”金屬國史院,元屬翰林兼國史院,明屬翰林院,清則置於文淵閣。

詞語分解

  • 校閱的解釋 ∶審閱校訂校閱書刊 ∶檢查;查核校閱資財 ∶檢閱壯六軍之校閱詳細解釋.查核,察看。《魏書·太宗紀》:“詔使者巡行諸州,校閲守宰資財,非自家所齎,悉簿為賦。”.審閱校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
  • 校的字典解釋 校 à 學堂,專門進行教育的機構:校園。校長。 軍銜的一級,在“將”之下,“尉”之上。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校尉(統帶一校的軍官)。 校 à 比較:校場。 查對、訂正:校勘。校訂。校對。 筆畫數:;
  • 閱的字典解釋 閱 (閲) è 看,察看:閱覽。閱讀。翻閱。傳(俷 )閱。批閱。訂閱。檢閱。閱兵。 經歷:閱歷。已閱三月。 容,容許:“我躬不閱”。 本錢:折閱。 總聚,匯集:“川閱水以成川”。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官職推薦:通政寺

官署名。明建文—中,改通政使司而置,並改通政使為通政卿、通政為少卿、參議為寺丞。增設左、右補闕,左、右拾遺各一人。成祖朱棣即位,復舊制。 官署名。明惠帝建文中改通政司為通政寺,改通政使為通政卿,改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校閱歷史

相關歷史

校閱_校閱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