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國子監

歷史字典解釋

學校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中都(今安徽鳳陽縣)國子學而置。其設定與京師國子監(亦是年改稱監)同。二十四年更定員額、品秩,設祭酒、司業、監丞、典簿、博士學正、學錄、掌饌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秩與在京同。二十六年罷。

詞語分解

  • 中都的解釋 .京都。《史記·平準書》:“漕轉 山東 粟,以給中都官。” 司馬貞 索隱:“中都,猶都內也。”《宋書·索虜傳》:“使中都有鳴鸞之響,荒餘懷來蘇之德。”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遠方有倍蓰之
  • 國子監的解釋 中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構,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詳細解釋我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 隋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稱國子監。 晉 稱國子學, 北齊 稱國子寺。 清 末

歷史官職推薦:外班翰林

清制,翰林院侍講以上的滿缺,得由各部郎中升補,不限於翰林院出身者,稱為外班翰林。這是因為清初滿人翰林出身者不多,不敷補授的緣故。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都國子監歷史

相關歷史

中都國子監_中都國子監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