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中都

中都

春秋晉邑,後屬趙。在今山西平遙縣西南。《左傳·昭公二年》:齊陳無宇送女致少姜,晉平公“執諸中都”。《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取趙中都、西陽”。均此。秦置中都縣。

②春秋魯邑。在今山東汶上縣西四十里。《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即此。《水經·汶水注》:“淀水西南出謂之巨野溝, 又西南徑緻密城南。《郡國志》曰:須昌縣有緻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也。”

③在今河南沁陽縣東北。《魏書·地形志》:州有中都城。《水經·沁水注》:沁水“又東徑中都亭南”,即此。

④都名。(1)唐因蒲州為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的交通樞紐,開元九年(721)正月升為河中府,建號中都。故址在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七月罷中都,復改蒲州。(2)唐大中十三年(859),南詔王世隆稱帝,改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為中都。(3)亦稱高麗中都城。即今吉林集安市。《遼史·地理志》:“桓州,高麗中都城。……高麗王於此創立宮闕,國人謂之新國。”(4)金貞元元年(1153)遷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為中都大興府。故址相當今北京宣武區西部大半。蒙元初名燕京,至元元年(1264)復名中都。四年(1267)改築新城於舊城東北,遂定都於此,即今北京城的前身。元至元九年(1272)改稱大都。(5)蒙古世祖中統三年(1262)於隆興路(今河北張北縣)建行宮,至大元年(1308)建中都於此。四年(1311)廢。(6)明洪武二年(1369)以太祖生地臨濠府為中都,建中都城。在今安徽鳳陽縣城西北隅,鳳凰山南。有城三重,外城周30.45公里,中城周7.74公里, 內城周3.7公里。內城牆高約15米,城內殿宇壯麗,雕飾奇巧,為我國古代最華麗的都城建築之一。七年(1374)改府名鳳陽。現中都城僅存遺址。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古邑名。(1)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在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左傳》昭公二年(前540年):齊陳無宇送女,致少姜,“謂陳無宇非卿,執諸中都”;《史記·秦本紀》:“伐取趙中都、西陽”。皆即此。一說在今介休市東南。(2)春秋魯邑。在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次丘村西。《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即此。(2)古都名。(1)唐蒲州(即今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為東都洛陽與西都長安間交通樞紐,開元九年(721年)置為中都,蒲州改為河中府。同年罷都、府,仍為蒲州。(2)南詔王世隆於公元859年稱帝,改國號大理,其國都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市北大理)舊名西京,此時改稱中都。(3)金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為中都大興府,在今北京城區西南隅。城周三十餘里,四面城門各三。皇城位於大城內偏西部,內有宮城。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市);次年,蒙古攻克中都,仍改稱燕京。至元元年(1264年)復稱中都。四年,改築新城於舊城東北,遂定都於此,基本為今北京城的內城。九年改稱大都。(4)元至大元年(1308年)於旺兀察都行宮立。在今河北省西北沙城。四年罷。(5)明洪中中武二年(1369年),以太祖生地臨濠府(治今安徽鳳陽縣東北臨淮關)為中都。

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圖

明中都遺址圖

中都字典分解

中都的解釋 (1).京都。《史記·平準書》:“漕轉 山東 粟,以給中都官。” 司馬貞 索隱:“中都,猶都內也。”《宋書·索虜傳》:“使中都有鳴鸞之響,荒餘懷來蘇之德。” 宋

中的解釋 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中。中原。中華。 在一定範圍內,裡面:暗中。房中。中飽。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

都的解釋 都 dū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閒雅,甚都”。都麗。都雅。 總:都為一集。

不妨一看:中國銀行【歷史官職】

銀行名。其前身為大清銀行。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初改組為中國銀行。次年四月,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中國銀行則例三十條,規定中國銀行為中央銀行,股本總額為銀元六千萬元,分為六十萬股,每股一百元,政府先認墊三十萬股,餘數由私人購買;由政府先交所認購股份三分之一以上,銀行開始營業,同時招募商股;八月,北京中國銀行開始營業。各省在原大清銀行的基礎上亦陸續成立中國銀行分行。中國銀行設總裁、副總裁各一人,任

中都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