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院使

院使

官名。明朝各院長官。朱元璋吳元年(1367)於太史院、太醫院置,均正三品。洪武元年 (1368)罷太史院使。十四年,改太醫院使為令,二十二年復改令為院使,正五品。掌太醫院之事。

院使字典分解

院使的解釋 (1). 元 時習稱掌管茶事的人為“院使”。 清 梁章鉅 《稱謂錄·茶》:“《小知録》:‘稱院使者, 元 之舊習。’”(2).古代光祿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

院的解釋 院 yuàn 圍牆裡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牆。庭院。 某些機關、學校和公共場所名稱:法院。醫院。戲院。 筆畫數:9;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445113

使的解釋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順便了解:院長【歷史官職】

① 唐朝指御史台三院御史之為首者,分別主持三院院務,遂以其為御史之別稱。見趙璘《因話錄》卷五。②唐朝拾遺之別稱。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五《官稱別名》。③唐朝翰林學士院之翰林學士承旨。《新唐書》卷一三 二《沈傳師傳》:“召入翰林(院)為學士,改中書舍人。翰林缺承旨,次當傳師,穆宗欲面命,(傳師) 辭曰:‘學士院長,參天子密議,次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願治人一方,為陛下長養之。’因稱疾出。”④宋朝俗

院使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