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大中正

大中正

官名。①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負責評定士族內部品第的官員。東漢獻帝延康元年(220)置中正,評定士族品第。三國魏齊王曹芳時在郡中正之上設州大中正,核實郡中正所報的品、狀,主管州內士族品第的評定,並有推舉和罷免郡中正的權力(須經司徒府通過)。本官的設立是當時地方士族勢力擴大的結果。兩晉、南北朝沿襲此制。州大中正由司徒選授,本州內“鄉品”二品的士族高門可以參預其推舉,出任者皆為鄉品二品的士族高門,許多家族世代相襲。北魏後期選授較濫,恩幸、閹宦亦有任此職者。北齊時規定州大中正須由京官擔任,如官職調出京師,則不能擔任此職。隋不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正月復置,以本州門望高者領之。太宗貞觀(627—649)初罷。北魏時無品、無祿,但有罪時可當刑,北齊時州大中正視五品,唐朝無品秩。除州設大中正外,有時郡、國亦置大中正,位在小中正之上,並可推舉小中正。參見“九品官人法”、“中正”。② 唐朝時渤海國中正台主官,員一人,比御史大夫,居司政(比僕射)下。見《新唐書 ·北狄傳》。


官名。晉代稱州的中正為大中正;北魏的郡中正偶亦稱大中正。參見“州中正”、“郡中正”。

大中正字典分解

大中的解釋 《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王弼 註:“處尊以柔,居中以大。” 高亨 註:“象大臣處於尊貴之位,守大正之道。”後以“大中

正國語字典 正 zhèng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d刵g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

不妨一看:大唐西域記【歷史知識】

書名。簡稱《西域記》,別稱《西域志》、《西域傳》、《西域行傳》、《玄奘行傳》、《玄奘別傳》。唐玄奘述,弟子辯機編。十二卷。書成於貞觀二十年(646)。以玄奘赴五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帶)遊學親歷和見聞所及一百三十八個城邦、地區、國家為目,記其歷史、地理、交通、物產、風俗、宗教、文化、政治、經濟等情況,凡十二萬餘言。敘述範圍西抵今伊朗和地中海東岸,南達印度半島和斯里蘭卡,北至中亞南部和阿富汗北部

大中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