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閤祭酒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漢朝置為三公府僚屬,或說以聲望輩行較高者充任。東漢許慎曾任太尉京閤祭酒。其子許衝上《說文解字》書: “臣父故太尉南閤祭酒慎”。玉裁註:“閤各本訛作閣,今正”,“太尉南閤祭酒,謂太尉府曹出入南閤者之首也”,“元為司空南閤祭酒,見《經典釋文》”。又稱南閤即閤。


官名,漢置,為司徒丞相)、太尉、空三公府的屬吏。為南閤官吏之長。南閤也稱黃閤,類似後世的“辦公廳廳長”。東漢許沖《上說文解字書》:“臣父故太尉南閤祭酒慎”。參看“南閤”條。

詞語分解

  • 南的解釋 南 á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姓。 北 南 ā 〔南無( 北?)〕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
  • 祭酒的解釋 .以酒祭祀或祭奠。《儀禮·鄉射禮》:“獲者南面坐,左執爵,祭脯醢。執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清史稿·禮志十一》:“ 順治 十八年, 世祖 崩, 聖祖 截髮辮成服……既大斂,奉梓宮 乾清宮 ,設几筵

歷史官職推薦:環人

《周禮》官名。一說為周朝置。①軍吏。掌查獲軍隊中的奸細,拘捕敵方間諜。《周禮·夏官》:“環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掌致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敵。巡邦國,搏諜賊,訟敵國,揚軍旅,降國邑”。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南閤祭酒歷史

相關歷史

南閤祭酒_南閤祭酒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