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_中國歷史官職大全_歷史官職介紹_歷史字典
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在這裡你可以查詢中國古代各朝代的官職解釋,讓你了解中國古代官場。

歷史官職(第7頁):

  • 武庫司
  • 官署名。即“武庫清吏司”。 官署名。明置,全名為“武庫清吏司”,掌兵器、符勘等。詳“武庫清吏司”條。見《明史·職官一·兵部》。
  • 審判庭
  • 官署名。為審理訴訟案件的機關。清朝末年在京城設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並在各省縣設高等、地方、初級各審判庭。民國因之,國民政府改為法院。
  • 司寂上士
  •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初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屬官,後改典命為大司禮,遂隸大司禮,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禮為禮部,又為禮部下大夫屬官。掌國內僧尼寺院事務,下設司寂中士以佐其職。正三命。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詔廢佛、道兩教,沙門...
  • 三字
  • 唐、宋“知制誥”別稱。
  • 坐曹
  • 漢朝官府分曹處理政事,因稱官吏在官署治事為坐曹。
  • 直敷文閣
  • 官名。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置,為貼職之一。
  • 龍牧曹奏事中散
  • 官名。北魏置。為內廷派駐龍牧曹監察政務的官員,兼掌牲畜牧養事務。《魏書·呂洛拔傳》: “(洛拔)長子文祖,顯祖以其勛臣子,補龍牧曹奏事中散。以牧產不滋,坐徙武川鎮。”參見“奏事中散”。
  • 武學齋長
  • 武學職事名。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重建武學,下分六齋,每齋差置齋長一員。
  • 散縣侯
  • 爵位名。北齊置,與開國縣伯同為三品。
  • 廂都指揮使
  • 官名。五代至北宋禁軍廂一級統兵官。宋朝禁軍捧日、天武、龍衛、神衛、虎翼、驍捷等軍設左、右廂,捧日和龍衛軍每廂統三軍,僅四千五百人或三千七百五十人; 南宋名存實亡。 武官名。五代後周始置,為指揮一廂的統兵官,周世宗曾命韓令坤和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分別為龍捷軍左、...
  • 外轉
  • 清朝吏部之銓選制度。即指京官外用。其例始於順治十年(1653),以少詹事等官外用為司、道。後又定為: 詹事、侍讀學士、中允、編、檢可外用布政使、按察使、參政、副使等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翰林官外用同知、運副、提舉、通判,後又用為知府。雍正(1723—17...
  • 天文科管勾
  • 官名。金司天台內部機構,有天文科,以女真、漢人各六人司其事。元司天監沿設,置管勾二人。
  • 新衣庫
  • 官署名。北宋置,掌收受錦衣、雜帛衣服及禮儀所需衣物。設監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內侍充任; 監門官二人,以司天監官及三班使臣充任。真宗鹹平四年(1001),以受納衣服庫併入,始兼掌諸司丁匠及諸軍所需衣服。神宗熙寧四年(1071)廢,其所存官物撥歸儀鸞司等處。 官庫...
  • 納言將軍
  • 雜號將軍名,王莽置。掌征伐。《後漢書·光武帝紀》:“伯升又破王莽納言將軍嚴尤。”
  • 神士中士
  •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屬官,掌三辰之法,以布祭於神鬼,下設神士下士以佐其職。正二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罷。
  • 御史台率
  • 官名,即御史中丞,詳“御史中丞”條。
  • 右牝丞
  • 官名。北齊置。詳見“右牝署”。
  • 行事人
  • 掌管或負責某事的小吏。《後漢書·杜根傳》:“時和熹鄧後臨朝,權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長,宜親政事,乃與同時郎上書直諫。太后大怒,收執根等,令盛以縑囊,於殿上撲殺之。執法者以根知名,私語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載出城外,根得蘇。”
  • 治中從事史
  • 見“治中”。 官名。簡稱治中,掌文書案卷等,東漢至隋多沿置。詳“治中”條。
  • 民事司
  • 官署名。北洋政府設定,屬法務部。以司長為主官,掌理下列事項:一、民事事項;二、非訴訟事件;三、民事訴訟審判和檢察事務;四、公證事項;五、戶籍登記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