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宣

桓宣怎么寫好看

桓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東晉譙國銍人。初為元帝丞相舍人。南中郎將王含請為參軍。遣助祖逖降樊雅,遷譙國內史。成帝鹹和二年,祖約、蘇峻反,宣諫不聽,遂投溫嶠。陶侃討郭默,默求救於宣,宣偽許之,而遣子迎侃,侃上宣為武昌太守,遷監沔中軍事、南中郎將。又從侃攻石勒,拔襄陽,侃使鎮之。招懷初附,勸課農桑,簡刑罰,十餘年間甚有稱績。鹹和九年,陶侃死,庾亮為荊州刺史,將謀北伐,宣為都督沔北前鋒征討軍事,鎮襄陽。庾翼代亮,宣為都督梁雍三州四軍事,梁州刺史,封竟陵縣男。坐軍敗貶南郡,憤卒。

詞語分解

  • 桓的字典解釋 桓 á 古代立在城郭、宮殿、官署、陵墓或驛站路邊的木柱:桓表。 大:桓治(大治)。 〔桓桓〕威武的樣子,如“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宣的字典解釋 宣 ā 公開說出,散布:宣講。宣傳。宣戰。宣稱。宣言。宣敘調。心照不宣。 疏導:宣洩。 古代帝王的大室。 皇帝命令或傳達皇帝的命令:宣付。宣召(皇帝召見)。宣詔(傳旨)。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歷史人物推薦:張檟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字士美。張大年長子。工花鳥山水。崇禎末與潘澂等十三人結詩畫社,各繪肖像,題曰玉山高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桓宣歷史

相關歷史

桓宣_桓宣介紹_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