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桓

張蔭桓怎么寫好看

張蔭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生卒】:1837—1900

清廣東南海人。字樵野,一字皓巒。捐資為知縣。光緒間,歷山東登萊青道、安徽徽寧汝太廣道;八年,以三品京堂,直總理衙門,有知外務之譽。旋因故降官。十一年,充出使美、日、秘魯三國大臣,辦理華工被害案件,爭得美方賞銀。十六年,還國,仍直總理衙門,歷遷戶部侍郎甲午戰爭後,歷訪英、法、德、俄等國,歸國後曾自強之策。戊戌變法期間,受命管理京師礦務、鐵路總局,與康有為往來甚。政變後,遣戍新疆。西太后對外宣戰後,被誣殺。有《三洲日記》、《英軺日記》、《鐵畫樓詩文鈔》等。

詞語分解

  • 桓的字典解釋 桓 á 古代立在城郭、宮殿、官署、陵墓或驛站路邊的木柱:桓表。 大:桓治(大治)。 〔桓桓〕威武的樣子,如“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歷史人物推薦:趙曙

見宋英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張蔭桓歷史

相關歷史

張蔭桓_張蔭桓介紹_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