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_歷史事件大全_中國歷史著名事件_歷史字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裡記載著中國從盤古開天闢地到清朝覆滅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讓我們一起觸碰歷史真相,親臨歷史事件中的宦海浮沉風雲變幻。

歷史事件(第12頁):

  • 御史台
  • 官署名。西漢稱御史府,長官為御史大夫。東漢改稱憲台,又稱御史台,以御史中丞為實際長官。魏、晉、劉宋改稱蘭台,梁、陳、北朝仍稱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監察機關,專司彈劾之職。唐高宗曾改稱憲台,鏇復舊稱。武則天將原御史台改為左肅政台,專知在京百司;另增置...
  • 秘書省
  • 官署名。東漢桓帝時始置秘書監,隸太常寺,掌禁中圖書秘籍。曹魏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兼管圖書籍冊。晉設秘書寺,置監、丞等官。南北朝以後,始設秘書省。其長官為秘書監,隋煬帝時稱秘書令。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曾一度改稱“蘭台”、“麟台”,後復舊稱。宋代秘書省除掌古今經籍圖...
  • 內史省
  • 官署名。即中書省。隋文帝改稱內史省,煬帝又改稱內書省。其長官為內史監、令。鏇廢監。內史省與尚書省、門下省合稱“三省”,為隋代最高政務機構。唐初沿置,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稱中書省。
  • 門下省
  • 官署名。秦、西漢有侍中之名,但無寺省之設。東漢始設侍中寺,晉稱門下省,為皇帝侍從機構,以備顧問。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權力愈重。隋唐時,與中書省、尚書省合稱“三省”,成為中央政權的核心。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
  • 三省六部
  • 隋、唐時期中央政權機構的總稱。“三省”指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魏晉以降,已陸續設立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集書省、秘書省、中侍中省等衙門。隋設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等五省,唐增設殿中省。其中以尚書、門下、中書三省職權最重,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三省互相牽制...
  • 江南河
  • 古運河名。六朝時已開鑿,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煬帝楊廣欲東巡會稽(今浙江紹興),下令重浚加寬。起自京口(今江蘇鎮江),經曲阿(今江蘇丹陽)、晉陵(今江蘇常州)、無錫,繞太湖之東,直達餘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八百餘里,寬十餘丈,可通龍舟。該運河將長江與錢塘...
  • 永濟渠
  • 古運河名。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煬帝楊廣為便利河北地區的軍事運輸,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鑿而成。南起黃河與沁水的匯合口,沿沁水北上,在今河南武陟縣沿沁水支流(今孟姜女河)折向東北達於汲縣,再循淇水(白溝)、屯氏河、清河(其路線略同今衛河),經今滑縣、...
  • 通濟渠
  • 古運河名。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煬帝楊廣徵發河南、淮北諸郡民眾百餘萬開鑿而成。通濟渠是大運河中最重要的一段。它分東西兩段:西段起自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西苑,引谷、洛水貫洛陽城東出,循陽渠故道至偃師(今河南偃師)入洛,再經洛水入黃河;東段自板渚(今河南滎...
  • 十三洋行
  • 也叫公行、洋行、外洋行,是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廣州海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襲明代的舊稱。清代嚴格實行閉關政策,規定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口後,廣州十三行業務更加發達,但並不完全固定為十三家,歷年數目並不相同,時多時少,習慣上稱之為十三行。十三行對官...
  • 劉黑闥起事
  • 唐初河北義軍餘部起兵反唐事件。劉黑闥與竇建德少相友善,隋末從郝孝德入瓦崗軍。瓦崗軍敗,為王世充所俘,後逃歸竇建德,為河北義軍主將之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擒殺竇建德,占領河北。唐官虐待義軍餘部,竇建德故將驚懼不安。七月,義軍宿將范願、高雅賢等推劉黑闥為...
  • 夏(竇建德)
  • 隋末河北義軍首領竇建德建立的政權。參見“竇建德起義”。
  • 隋末官僚割據
  • 隋末農民大起義沉重打擊了隋朝的反動統治。隋亡前夕,為搶奪農民勝利果實,一些隋朝官僚、地主豪強乘機起兵,各霸一方,稱王稱帝,出現了官僚割據的局面。主要割據者有: (1)隋虎賁郎將羅藝,據涿郡(今北京)、柳城(今遼寧朝陽)、懷遠(今遼河西岸)等地,自稱幽州總管。(...
  • 聊城之戰
  • 隋末河北義軍消滅隋軍主力宇文化及部的戰役。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七月,宇文化及在童山(今河南濬縣西南)為李密擊敗後,北走魏縣(今河北大名東),鴆殺煬帝子秦王楊浩,自稱皇帝。次年為唐將李神通壓迫,東走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李神通屢攻不克。河北義軍首領竇建德...
  • 江都之變
  • 隋禁軍縊殺煬帝楊廣的政變。大業十三年(公元616年),楊廣三游江都(今江蘇揚州)。時中原兵變四起,他無心北歸,欲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而隨行衛士多關中人,思鄉心切,多謀叛歸。煬帝對率眾西歸關中者則追斬不赦,而逃亡者猶不能止。大業十四年三月,禁軍虎賁郎將司馬德...
  • 大海寺之戰
  • 隋末瓦崗軍戰勝隋官軍的著名戰役。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十月,隋煬帝命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滎陽通守張須陀進剿瓦崗軍。瓦崗軍首領翟讓用李密之策,聯合附近各路義軍,在滎陽(今河南滎陽)城郊大海寺林間設伏,一舉將其擊斃。該戰役的勝利,為瓦崗軍在河南地區的順利...
  • 江淮起義
  • 隋末三大農民起義之一。其領袖為杜伏威、輔公祏。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輔公祏在山東率眾起義,後合併義軍苗海潮部,轉戰淮南,自稱將軍。又兼併義軍趙破陣部,勢力漸強。後屯兵六合(今江蘇六合),有眾數萬,直接威脅隋煬帝所在的江都城(今江蘇揚州)。大業十三年...
  • 竇建德起義
  • 隋末三大農民起義之一。其領袖為竇建德。大業七年(公元611年),河北地區有孫安祖、張金稱、高士達等農民義軍活動,竇建德因支持義軍,舉家被害,遂率二百人起義,投高雞泊(位於今河北漳南)高士達。孫安祖、張金稱死後,其餘部悉歸竇建德,兵至數萬。高士達犧牲後,竇建德繼...
  • 瓦崗軍起義
  • 隋末三大農民起義之一。其領袖前期為翟讓,後期為李密。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義後,山東各地紛紛回響,原東郡(今河南濬縣南)法曹翟讓也在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聚眾起義。起義軍很快發展至萬餘人,活動於滎陽(今河南鄭州)、梁郡(今河南商丘)之間。大業十二年,貴...
  • 隋末農民大起義
  • 七世紀初年推翻隋王朝的農民大起義。隋煬帝在位期間, 由於大興土木,南巡北游,三征高麗,造成賦稅、兵役、徭役極為繁重。農民耕稼失時,田疇多廢,河北、山東一帶尤甚。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山東長白山(今山東鄒平南)首先爆發了王薄起義,揭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 楊玄感起兵反隋
  • 楊玄感系隋宰相楊素之子,襲封楚國公,官至禮部尚書。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隋煬帝二征高麗,命其駐守黎陽(今河南濬縣),監督糧運。楊玄感與隋煬帝之間早有矛盾,曾與諸弟潛謀舉事。當時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河北、山東一帶農民紛紛起義。楊玄感見有機可乘,遂詐稱大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