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_歷史事件大全_中國歷史著名事件_歷史字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裡記載著中國從盤古開天闢地到清朝覆滅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讓我們一起觸碰歷史真相,親臨歷史事件中的宦海浮沉風雲變幻。

歷史事件(第15頁):

  • 朝代名,南朝之一。陳霸先建立。陳霸先因軍功卓著,被梁朝封為征北大將軍、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蘇鎮江)刺史,鎮守京口。平定侯景之亂有功的王僧辯留鎮建康(今江蘇南京)。梁元帝敗亡後,陳、王二人慾迎元帝子晉安王肖方智來建康繼位。時北齊送梁武帝侄肖淵明來建康,王僧辯遂改...
  • 焦僧護起義
  • 南朝梁時益州(治今四川成都)農民起義。天監四年(公元505年),益州爆發了以焦僧護為首的農民起義,起義民眾達數萬人。起義軍攻占郫縣(治今四川郫縣)城,焚燒官府,救濟貧民,沉重打擊了當地統治者,後被官軍鎮壓。
  • 唐寓之起義
  • 南齊時三吳地區的農民起義。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冬,富陽(今屬浙江)人唐寓之,乘卻籍戶對肖齊統治的不滿,聚集四百人在新城(治今浙江富陽西南)舉行起義,獲得廣大農民支持。起義軍先後攻下富陽和錢塘(治今浙江杭州),三吳地區卻籍戶紛起回響,起義軍發展有三萬餘人,很...
  • 檢籍
  • 南齊時對戶籍的整頓。東晉、劉宋以來,許多富裕農民和庶族地主,常買通官府, 竄改戶籍,以逃避賦役,致使國家編戶數量減少,影響財政和力役來源。南齊立國後,大規模進行檢籍,即檢校戶籍。政府以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的戶籍為標準,發現有巧偽詐冒和隱丁匿口者,皆收為...
  • 南齊
  • 朝代名,南朝之一。肖道成建立,為和北朝的北齊區別,史稱南齊。宋後廢帝劉昱時,肖道成因平叛有功,晉升為中領軍、尚書佐僕射,執掌劉宋軍政大權。後殺掉後廢帝,立順帝劉準。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 肖道成廢宋順帝而即帝位,改國號為齊,是為齊高帝。仍以建康(今江蘇...
  • 田流起義
  • 劉宋會稽郡(治今浙江紹興)鄞縣(治今浙江寧波)人民起義。劉宋後期,統治階級加重對農民的奴役和剝削。泰始五年(公元469年),臨海(治今浙江臨海)人田流,在會稽郡鄞縣領導當地農民舉行起義。起義民眾殺鄞縣令,東南各郡縣震驚。田流率起義軍,活動于山谷和海島間,不斷聚...
  • 滑台之戰
  • 劉宋和北魏間的戰爭。懸瓠戰後,宋文帝乘勝北伐。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七月,宋派王玄謨、沈慶之等率軍,分兩路北上。王玄謨所統東路軍,為北伐主力。該軍渡過黃河,進圍滑台(今河南滑縣東),然久攻不克。王玄謨貪暴成性,勒索百姓,致使上下離心。這年十月,北魏太武帝...
  • 懸瓠之戰
  • 劉宋與北魏間的戰爭。北魏統一北方後,戰敗柔然,鎮壓蓋吳起義,安定了後方。遂揮軍南下,進攻劉宋。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步騎兵十萬人,攻宋的懸瓠(今河南汝南境內)城。魏軍將懸瓠城團團圍住,晝夜進攻。宋軍守將陳憲臨危不亂,指揮不滿千人的...
  • 開河分水之議
  • 又稱回河之爭。宋代神宗、哲宗時對調整黃河河道的爭議。慶曆八年(公元1049年),黃河在商胡埽(今河南濮陽東北)大決,河水經今河北中南部至乾寧軍(今河北青縣)入今衛河,由天津入海,形成所謂“北流”。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今屬河北)以東大段決口...
  • 交趾侵宋
  • 又稱交州之變。宋神宗時交趾(在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北宋建立後,與交趾王國基本保持和平交往,衝突很少。但自儂智高事件後,交趾統治者漸萌侵宋之心,時於宋朝邊境掠奪騷擾。至其王李乾德時,更公然張貼榜文,攻擊王安石變法,詭稱要由交趾來“拯濟”宋朝臣民,發兵大舉入侵宋...
  • 河州戰役
  • 宋、夏間一次重要戰役。武勝城(今甘肅臨洮)戰役後,宋王韶乘勝率軍攻占吐蕃首領木征所據之河州(今甘肅臨夏)。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九月,木征依恃西夏援助,復據河州,不久又被宋軍奪回。熙寧七年四月,西夏派兵七千人助木征再圍河州。王韶、李憲以二萬兵直趨定羌城(今...
  • 熙河之役
  • 北宋神宗時在西北河湟地區的開邊行動。神宗即位後,西夏大舉進攻宋西北沿邊州軍,游騎到達慶州(今甘肅慶陽),陝右大震。宋派韓絳增修沿邊城堡,謀取西夏橫山地區,但被西夏挫敗。為制服西夏,並進而削弱與之連結的遼國,神宗與王安石遂採納王韶關於大力經營河湟地區以切斷西夏右...
  • 市易法
  • 宋王安石變法中新政之一。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王韶曾在秦鳳路邊地置市易司,以官錢墊支作本,控制蕃漢貿易,稍抑商賈之利,歲入不下一二十萬貫。熙寧五年,王安石採納魏繼宗建議,定市易法,由內藏庫撥錢一百萬緡作本。設在京市易務,置提舉官,掌乘時貿易,平衡物價,以...
  • 方田均稅法
  • 北宋清丈田地,重定稅額的措施。又稱千步方田法,或簡稱方田法。仁宗時曾一度在部分地區推廣實施。旋廢罷。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頒《三司方田均稅條》,而未見施行。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重修方田法,頒《方田均稅條約並式》,作為一項新政實施。其法規定:以東...
  • 保甲法
  • 宋王安石變法中新政之一。自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陸續實施於諸路州縣。其法規定:以十戶為一保,五十戶為一大保,五百戶為一都保。後改以五戶為保,二十五戶為大保,二百五十戶為都保。分置保長、大保長、都保正和都副保正。規定每戶兩丁以上選一丁充保丁,按時訓練,在當地...
  • 青苗法
  • 宋王安石變法中所行新法之一。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九月頒行。因其主要是對以往常平倉法進行改革,故亦稱常平新法。其法規定:將過去掌調節谷價的常平倉及掌賑濟貧疾老幼的廣惠倉所積糧谷兌換為現錢, 由提舉常平官掌之。每年青黃不接時,於夏秋兩次向城鄉居民借貸。出貸時...
  • 制置三司條例司
  • 宋神宗時主持變法的專設機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置。掌制定新的財政經濟政策,變革舊法,頒行新法,以通天下之利。初由參知政事王安石和知樞密院陳昇之兼領,後易以韓絳。設檢詳文字等官。曾制定和頒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等法。次年五月併入中書,以司農寺領其...
  • 王安石變法
  • 宋神宗時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稱熙寧變法、熙寧新政。北宋中葉,土地高度集中,廣大農民破產。外部又有遼、西夏勒索歲幣和軍事威脅,造成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積貧積弱局面日益嚴重,宋王朝統治危機加深。仁宗慶曆新政失敗後,朝野要求改革的呼聲更高。嘉祐三年(公元1058...
  • 定川寨戰役
  • 宋、夏間一次重要戰役。好水川戰役後,西夏繼續攻宋。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閏九月,西夏發兵攻鎮戎軍(今寧夏固原)。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命副總管葛懷敏督率諸寨兵抵禦。西夏誘宋軍主力至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而毀橋斷其歸路,繼以重兵聚而圍殲之。葛懷敏先行...
  • 慶曆黨爭
  • 宋仁宗時統治集團內部的朋黨之爭。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具有革新思想的范仲淹等曾因上書言時政之弊,忤宰相呂夷簡,被指為朋黨,遭到貶黜,朝論大嘩。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朋黨之議暫息,范仲淹出任參知政事,歐陽修知諫院,余靖、韓琦、富弼等亦皆進用,遂行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