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_歷史事件大全_中國歷史著名事件_歷史字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裡記載著中國從盤古開天闢地到清朝覆滅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讓我們一起觸碰歷史真相,親臨歷史事件中的宦海浮沉風雲變幻。

歷史事件(第14頁):

  • 宇文泰改革
  • 宇文泰字黑獺,北周代郡武川鎮(今內蒙武川西南)鮮卑族人。官至太師、大冢宰,實掌西魏朝政二十餘年。執政期間,他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重用漢人蘇綽、盧辯、制定了官府文案程式和計帳、戶籍之法,以統一政令手續和核實人口、土地、資產。又以益國利民、便時適治為原則,...
  • 北周
  • 朝代名,北朝之一。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7年),宇文泰子宇文覺廢拓跋廓自稱皇帝,國號周,史稱北周;定都長安。北周的疆域,滅北齊前,東以今白雲鄂博、包頭、河曲、洛陽一線為界,與北齊相鄰,西至今新疆巴里坤湖以西,南及今雲南勐臘,北至今蒙古高原的巴彥達賴。建德...
  • 邙山之戰
  • 東、西魏之間進行的一次大戰。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西魏大統九年)二月,東魏北豫州(今河南滎陽西北)刺史高仲密,據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降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親帥大軍至洛陽接應,又遣部將于謹攻占東魏柏谷城(今河南偃師南),進而包圍了河橋(今河南孟縣西南)...
  • 沙苑之戰
  • 東、西魏間進行的一次著名戰役。西魏大統三年(公元537年)八月,丞相宇文泰率李弼、獨孤信、趙貴、于謹等十二將,統兵近萬人,攻克東魏之恆農郡(今河南三門峽市),擒其刺史李徽伯,俘其戰士八千。東魏丞相高歡得悉恆農失守,親自率軍二十萬反攻。自率主力由壺口(今山西臨汾...
  • 西魏
  • 朝代名,北朝之一。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七月,北魏孝武帝元修由於權臣高歡的迫脅,放棄洛陽,西走長安,投靠擁兵關隴的宇文泰。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死元修, 自為大丞相,另立元寶炬為帝,自握朝柄,建元大統,定都長安,史稱西魏。其疆域,東以今包頭、河曲至澠池為界,與...
  • 韓陵山會戰
  • 北魏末年高歡與爾朱氏聯軍的一次大戰。河北起義失敗後,二十餘萬六鎮兵民被遷至山西,他們武裝反抗二十六次,均遭失敗。時,晉州(今山西臨汾東北)刺史高歡,向掌握朝政的爾朱兆建議,實行安撫政策。爾朱兆便令高歡統領恆、燕、雲三州(今山西大同東北、河北涿鹿、內蒙古和林格爾...
  • 山東起義
  • 北魏末年的一次流民起義。當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八月和二年正月杜洛周與鮮于修禮在河北先後舉行起義時,河北瀛(今河北河間縣)、冀(今河北冀縣)諸州二十餘萬戶農民向南流徙。胡太后下詔州縣,令安置所在流民,並選擇豪右為守、令,加以撫鎮。但被安置後的流民,生活極苦,...
  • 關隴起義
  •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後領導的關隴地區人民大起義。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稱高平王率眾起義,為魏將盧祖遷所敗,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肅天水)自稱秦王,聚眾起義, 占領州城。遂遣部將卜朝(一作卜胡)攻克高平鎮(今寧夏固原...
  • 六鎮起義
  • 北魏末年的一次人民起義。北魏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為拱衛首都, 防禦柔然,在北境建置了許多軍鎮。其中的沃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懷朔(今內蒙古固陽西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南)、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今河北尚義西)、懷荒(今河北張北北)等...
  • 北魏末年僧侶起義
  • 北魏末年,朝廷腐敗,政治黑暗,大批破產和失業農民,為逃避繁重的賦稅徭役,假慕沙門,入寺為僧,謀求生路。但他們入寺後卻受到寺院地主的奴役,終日辛勞,而生活卻十分清苦。各級僧侶地主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職權,對廣大僧眾進行殘酷壓迫和剝削,廣大僧眾被迫舉行武裝起義,以反抗...
  • 穆泰、陸睿兵變
  • 北魏孝文帝在位(公元471年——499年)時,鮮卑貴族中的保守派反對遷都洛陽的一次軍事政變。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遷都洛陽。遷都引起了鮮卑貴族中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二十年冬,孝文帝任命穆泰為征北將軍、定州(今河北定縣)刺史。穆泰以身患疾病為由,要...
  • 遷都洛陽
  • 北魏建國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平城地處塞北,土地貧瘠,氣候寒冷,農業經常欠收;加之交通不便,運輸困難,糧食供應常感不足。平城距柔然較近,受其威脅較大,而對於經略黃淮地區,又顯得懸遠。平城是鮮卑貴族聚集的中心,推行漢化政策阻力很大。鑒於上述原因,孝文帝...
  • 租調製
  • 亦稱田租戶調製,北魏時期的賦稅制度。魏初的租調,是以按戶計貲定課、九品混通的辦法徵收的。戶等高的多出,戶等低的少出。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頒行百官俸祿時,又戶增帛三匹,粟二...
  • 三長制
  • 北魏時期的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魏初實行宗主督護制,豪宗強族有大量隱庇戶口,不負擔國家賦役。為使豪宗強族的依附民口成為國家編戶齊民,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勞動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給事中李沖的建議,廢止宗主督護制,實行三長制。以五家立一鄰長...
  • 崔浩之獄
  •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誅殺漢族世家大族的一起大案。崔浩(?—公元450年), 字伯淵,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好文學,博經史,工書法,長於天文、歷學、曾制定《五寅元歷》;歷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三朝,官至司徒。崔氏為北方漢士族之首,浩對中原...
  • 蓋吳起義
  • 北魏初期匈奴盧水胡人蓋吳領導的關隴各族人民武裝起義。魏太武帝拓跋燾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對匈奴、羯、氐,羌、漢各族人民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不滿。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九月, 蓋吳在杏城(今陝西黃陵西南)聚眾起義。起義軍西攻新平(今陝西彬縣...
  • 計口授田
  • 北魏初年一種以人口為依據分配土地的辦法。鮮卑族拓跋部在拓跋珪平定中原前,是以遊牧生活為主的部落。拓跋珪平定中原後,開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及其周圍分土定居。拓跋氏統治者又從中原地區及當時的蒙古草原上遷來大批被征服的各族人口。對這些被征服後而遷置於新地的新...
  • 參合陂之戰
  •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魏與後燕間進行的一次大戰。拓跋珪建魏後,國力迅速強大。後燕主慕容垂對此深感不安。登國六年(公元391年),後燕借拓跋珪遣其弟拓跋觚朝見的機會,將拓跋觚扣作人質,強令拓跋珪贈送良馬。珪拒不送馬,並與燕國絕交。登國十年五月,慕容垂遣太子慕容寶督軍...
  • 北魏
  • 朝代名,北朝之一。鮮卑族拓跋部所建。淝水戰後,鮮卑族拓跋部酋長什翼犍之孫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機,糾合舊部,於登國元年(公元386年),在牛川(今內蒙錫拉木林河)集會,即代王位。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曰魏,建元登國,史稱北魏(為別三國時之魏國,亦稱後魏;又因皇室屬...
  • 陳宣帝北伐
  • 陳宣帝收復淮南的軍事行動。陳宣帝繼位後,北周遣使約請共同伐齊,陳宣帝遂於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以大將吳明徹為北討都督,率十萬大軍北伐。吳明徹先後攻占呂梁(今江蘇徐州南)和壽陽(今安徽壽縣)兩個軍事要地,占領淮泗地區。北齊軍隊死傷嚴重,大將王琳為陳軍俘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