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水利書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1)北宋單鍔撰。一卷。鍔,宜興(今屬江蘇)人,留心吳中水利,嘗獨乘小舟,往來蘇、常、湖三州之間,凡三十年,通過對太湖水系源流形勢的周詳調查,著成此書。要旨以為消除太湖地區水患,應實行全面治理,先於下游鑿通吳江岸,疏浚太湖泄水道,配合築堤,導水分別注入江海,次於上源修復荊溪五堰,開通百瀆,以分散太湖來水。書有太湖海圖,因其繪製草略,元祐六年(1091)蘇軾杭州時向哲宗推薦時未能附上,今已亡佚。因書中所論切中實際,明永樂中夏原吉、正統間周忱治理太湖水利,多從其說。(2)明國維撰。二十八卷。國維,浙江東陽人。此書先列東南七府水利總圖凡五十二幅,次標水源、水脈、水名等目,又輯詔敕、奏章以及議論、序紀、歌謠等有關水利典故文章,分類彙編,博採古今。作者曾主辦東南水利,總督河道,故多閱歷之言,指詳切,足資參考。

詞語分解

  • 吳中的解釋 今 江蘇 吳縣 一帶。亦泛指 吳 地。《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 ,與 籍 避仇於 吳中 。”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故友 李觀 元賓 ,十年之前,示 愈 《別吳中故人》詩六章,其首

歷史知識推薦:法冠

即柱後惠文冠、獬豸冠。本為戰國時楚王所戴之冠。秦御史、漢執法官吏、使節亦戴用。《後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後。高五寸,以#;#;為展筩,鐵柱卷,執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平也。或謂之獬豸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吳中水利書歷史

相關歷史

吳中水利書_吳中水利書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