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冠禮

冠禮

男子成年所舉行的加冠禮,行禮年齡及具體儀式因時、因階層而有不同。周代僅限於貴族男子於二十歲時行冠禮。天子、諸侯則十二歲即可行之。禮儀一般由父或兄主持,於春二月選定吉日,在宗廟舉行。行冠禮前三日,又以蓍草占卦,從父兄的僚友中選定“賓”(負責加冠者)和“贊”(協助加冠者)。行冠禮時,由賓在阼階(主人之階)上為受冠者加三次冠:加緇布(黑布)冠,表示從此有治人之權;加皮弁,表示從此有服兵役的義務;加爵弁,表示從此有參加祭祀的資格。加冠後,由賓為受冠者取字,作為其日後在社會上的正式稱呼。後代冠禮也行及庶民。明代皇帝、太子又稱加元服儀。於十二歲至十五歲時行禮。官員、庶民十五至二十歲行禮。洪武三年(1370)定製,皇帝加冠,禮儀甚煩,由太尉、太師主持。但終明之世,僅神宗幼年登極,且為太子時已行禮,遂從略。太子加冠,始定於洪武元年(1368),皇帝主持,以三公、太常卿為賓贊,共加三冠,一祝醴。始加折上巾,再加遠遊冠,三加九旒冕。成化十四年(1478)三月,改初加翼善冠,再加皮弁,三加冕旒。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於文華殿東序。品官初加緇布冠,再加進賢冠,三加爵弁。庶民初加巾,再加帽,三加幞頭。

冠禮字典分解

冠禮的解釋 古代男子二十歲(天子、諸侯可提前至十二歲)舉行的加冠之禮,表示其成人。《禮記·冠義》:“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清 戴名世 《宏光朝偽東宮偽後及黨

冠的解釋 冠 guān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脈。 冠 guàn 把帽

禮的解釋 禮 (禮) lǐ 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婚禮。喪(s乶g )禮。典禮。 符合統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禮教(ji刼 )。禮治。克己復禮

也學習下:冠石山【歷史地名】

即今山東平邑縣東北境與新泰市交界處之太平頂。《漢書·地理志》 泰山郡南武陽縣: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冠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