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子

烽子怎么寫好看

烽子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戍卒名。古代於緣邊置烽堠,為望報警之哨所。唐時每烽有帥、副各一人,另有戍卒五、六人為烽子,掌舉煙火報訊。

詞語分解

  • 烽子的解釋 守衛烽火台的士兵。 唐 戎昱 《塞上曲》之二:“山頭烽子聲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二年》:“行六十里,夜至 張柴村 ,盡殺其戍卒及烽子。” 胡三省 註:“烽子,蓋守烽之卒,候
  • 烽的字典解釋 烽 ē 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烽火(a.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b.喻戰爭或戰亂)。烽煙。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戰鼓,指戰爭)。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 子的字典解釋 子 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 *

歷史知識推薦:興文署

官署名。元代集賢院下屬機構。掌提調國子生飲膳與有關文牘簿書之事。秩從六品。設令一員,以翰林修撰兼。丞一人,以翰林應奉兼。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烽子歷史

相關歷史

烽子_烽子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