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綱鑑

綱鑑

明清人喜用朱熹《通鑑綱目》體編寫通史,稱為綱鑑。如明袁黃的《袁了凡綱鑑》、清吳乘權的《綱鑑易知錄》等,均系此類著作

綱鑑字典分解

綱鑑的解釋 明 清 人採用 朱熹 《通鑑綱目》體例編寫通史,於“綱目”、“通鑑”各摘一字,稱為綱鑑。如 明 王世貞 《綱鑑會纂》、 袁黃 《袁了凡綱鑑》, 清 吳乘權

綱的解釋 綱 (綱) gāng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a.提綱;b.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

鑒的解釋 鑒 (鑒) jiàn 鏡子。 照:光可鑑人。 觀察,審察:鑑別。鑑定。鑑賞。鑒於(看到,覺察到)。台鑒(書信用語,表示請人看信。亦作“惠鑒”、“鈞鑒”)。鑒往知

也學習下:綱常名教【歷史典故】

綱常:即三綱五常。名教:以正名分為中心的封建禮教。舊時為維護、加強封建制度而對人們思想行為設定的一整套規範。《好逑傳》第十七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綱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因觸其怒,而疏請斬臣矣。”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五章:“吳佩孚張嘴閉嘴所抱守的綱常名教……不能拿到二十世紀的民主國里害人。” 並列 綱常,即三綱五常。名教,以正名分為中心的封建禮教。舊時為維護、加強封建制度而對人們

綱鑑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