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哭

卒哭怎么寫好看

卒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喪葬禮之一。死者下葬之前,子哀思,無時不哭,稱“無時之哭”。死者葬後,孝子哀感漸平,故制“卒哭”之禮。卒,終也。從此以後,將“無時之哭”轉為早晚一次的“有時之哭”。行卒哭禮的時間社會各階層有所不同。《禮記·雜記下》:“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行卒哭禮的用牲:上大夫用太牢,下大夫用少牢。卒哭禮之後,死者的神主便安放在宗廟內,生者要避免稱呼其大名,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禮記·曲禮上》。

詞語分解

  • 卒哭的解釋 古代喪禮,百日祭後,止無時之哭,變為朝夕一哭,名為卒哭。《儀禮·既夕禮》:“三虞卒哭。” 鄭玄 註:“卒哭,三虞之後祭名。始朝夕之間,哀至則哭,至此祭,止也。朝夕哭而已。”《新唐書·柳冕傳》:“ 昭德
  • 卒的字典解釋 卒 ú 兵:士卒。小卒。兵卒。 舊稱差役:走卒。 死亡:病卒。生卒年月。 完畢,終了:卒歲(度過一年)。卒業(畢業)。 終於:卒勝敵軍。 兵歿亡生 卒 ù  ㄘㄨˋ 同“猝”。 兵歿亡生 筆畫數:
  • 哭的字典解釋 哭 ū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淚發聲:哭喊。哭泣。哭訴。哭腔。啼哭。長歌當哭。 ' 泣笑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寬徹普化

?— 元世祖孫,鎮南王脫歡子。泰定三年,封威順王,鎮武昌。順帝至元年間丞相伯顏擅政,遭貶謫;及脫脫任相,始還鎮。至正十一年冬,領兵鎮壓天完紅巾軍,戰敗。次年,紅巾軍攻武昌,棄城出走,被削奪王印。十三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卒哭歷史

相關歷史

卒哭_卒哭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