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

歷史字典解釋

408—452

即拓跋燾。北魏皇帝。公元423—452年在位。字佛狸。鮮卑族。明元帝長子。泰常八年(423)即位,時年十六。因柔然屢犯邊境,親自軍迎敵,擊破柔然。神䴥二年(429),又親征柔然,直抵可汗庭,高車族三十餘萬人紛紛歸附,國力大增。此後,攻滅夏、北燕北涼,於太延五年(439)一統北方。信用以崔浩為首之漢族官僚,將八部納入尚書省。崇奉道教,尊寇謙之為天師。太平真君六年(445),鎮壓盧水胡人蓋吳起事。次年,下詔滅佛。十一年,大舉南攻宋,於瓜州等地大肆殺掠,遭頑抗而被迫退兵。復以“暴揚國惡”之罪殺司徒崔浩及其戚族、屬吏。正平二年(452),為中常侍宗愛所殺。謚太武帝。廟號世祖。

詞語分解

  • 北魏的解釋 .指 秦 漢 之際 魏豹 建立的政權。《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漢 王發 蜀漢 ,定 三秦 ;涉 西河 之外,援 上黨 之兵;下 井陘 ,誅 成安君 ;破 北魏 。” 司馬貞 索隱:“謂 魏豹 也

歷史知識推薦:太子仆寺

仆僕 官署名。北齊置,與家令寺、率更寺合稱三寺,隸於詹事府。掌東宮輿馬諸務,領廄牧署。設太子仆、丞為長貳。隋沿置,掌東宮宗族親疏、車輿騎乘。唐初沿置,兼掌東宮儀仗、喪葬等,總廄牧署。龍朔二年改名馭仆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北魏太武帝歷史

相關歷史

北魏太武帝_北魏太武帝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