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屯衛大將軍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大業三年(607)改右軍府為右屯,置大將軍一員為長官,正三品,總其府事,並統諸鷹揚府。唐龍朔二年(662)改名右威衛大將軍。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復名右屯衛大將軍。北宋沿置,為環衛官,無定員,無職掌,多以宗室為之,亦用為武臣贈典或武官責降散官元豐改制,降為正四品。南宋多不除授,隆興中復置。

詞語分解

  • 大將軍的解釋 武官名。始於戰國,漢代以後歷代沿置,為將軍的最高或較高的稱號大將軍仁慈不肯發令。;;《廣州軍務記》詳細解釋.古代武官名。始於 戰國 , 漢 代沿置,為將軍最高稱號,多由貴戚擔任,統兵征戰並掌握政權,

歷史知識推薦:小虞部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虞部次官,佐虞部中大夫掌山澤草木鳥獸之事。正三命。隋開皇元年罷。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右屯衛大將軍歷史

相關歷史

右屯衛大將軍_右屯衛大將軍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