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質

納質怎么寫好看

納質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質即質子。漢代周邊少數民族首或鄰國國君為取得漢王朝信任和保護,常將子弟送至京師長安洛陽作為人質,是漢王朝控制周邊少數民族和鄰國的一種手。《漢書·和帝紀》:“自是西域降服,納質者五十餘國。”

詞語分解

  • 納質的解釋 送納人質。《後漢書·和帝紀》:“﹝ 永元 三年﹞詔曰:‘ 北狄 破滅,名王仍降, 西域 諸國,納質內附。’” 唐 李翱 《嶺南節度使徐公行狀》:“大首領 黃氏 帥其屬納質供賦。” 宋 王禹偁 《前
  • 納的字典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採納。笑納。納諫。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質的字典解釋 質 (質) ì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別,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

歷史知識推薦:宏遠堂機器造紙公司

商辦企業。清光緒十五年由商人鍾錫良創辦於廣州。資本十五萬兩。機器購自英國。專造新聞紙和包裝紙,日產量達六十二擔。三十二年改為“官商合辦”,易名增源紙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納質歷史

相關歷史

納質_納質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