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丞

太廟丞怎么寫好看

太廟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三國置,為太廟令副貳。晉,南朝宋、齊沿置,梁改設二廟丞,兼掌小廟事務,復置。北齊置為太廟次官。隋唐沿置,隋員一人,正九品下,唐從八品下。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696)改稱清廟台丞,中宗神龍元年(705)復舊名,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省。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復置,兼廩犧署丞事,從七品。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置為太廟署次官,員二人,從七品,隸太常禮院。

詞語分解

  • 太廟的解釋 封建皇帝為祭拜祖先而建設的廟宇入於太廟。;;宋; 歐陽修《伶官傳》詳細解釋帝王的祖廟。《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 唐 韓愈 《請遷玄宗廟議》:“新主入廟,禮合祧藏太廟中第一夾室。” 清
  • 丞的字典解釋 丞 é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時務日報

報紙名。清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十五日..創刊於上海。時以《時務報》大盛,而月止三冊,經理汪康年乃與曾廣銓、汪大鈞集資創辦,以為姊妹刊物。以記載中外大事、評議時政得失為主。重在采譯西報,介紹國內各公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廟丞歷史

相關歷史

太廟丞_太廟丞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