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縣太君

縣太君

命婦封號。唐代內命婦,以三、四品母為縣太君,正五品。外命婦,以五品母為縣太君。宋沿唐制,以左右庶子、少卿、少監、諸行郎中、國子司業、三京少尹赤縣令、太子詹事、左右諭德、諸衛將軍、刺史、下都護、下都督、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等官之母,並封縣太君。政和二年(1112)重定命婦封號,廢。

縣太君字典分解

縣太君的解釋 古代婦女封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嬪御命婦·太君》:“ 唐 制四品妻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君,封稱太,此其始也。”《宋史·職官志十》:“詔定文

君國語字典 君 jūn 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國君。君權。君臨。君側。 古代的

多學一學:縣道判【歷史官職】

道官名。元置,見“縣威儀司”。

縣太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