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王艮

王艮

①(1278—1348)元紹興諸暨(今屬浙江)人,字止善,號止齋,又號鷃遊子。初被淮東廉訪司闢為書吏,後累遷為江浙行省掾史,歷建德縣尹、兩浙都轉運鹽使司經歷、海道萬戶府經歷、江浙行省檢校官、廣州市舶提舉、江浙行省員外郎。在任期間,對所在地的市舶及海運之法多有改進。以淮東道宣慰副使致仕。②(?—1402)明江西吉水人,字敬止。建文進士。廷試第一,因貌醜屈為第二,授修撰。預修《太祖實錄》等書。燕師將下南京,服毒而死。著作有《翰林集》。③(1483—1541)明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台)人,初名銀,王守仁為其改名艮,字汝止,號心齋。家世蒸鹽,少時為亭子(即灶丁)。後商販山東,瞻拜孔廟,遂發奮自學儒家經典。正德十五年(1520),赴南昌求見王守仁,經“反覆論難”,始稱弟子。嘉靖初自製蒲輪車,穿古冠服,二仆相隨,週遊四方,隨處講學。入京,都人轟動,“以怪魁目之”。王守仁遣人招還會稽(今浙江紹興),痛加裁抑。守仁死,回鄉自立門戶講學,創泰州學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強調“愚夫愚婦與知能行”,吃飯穿衣便是“聖人經世”。謂“即事是學,即事是道”,道即“中也,良知也,性也,一也。”其釋“格物”,以“格”為“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謂;而物有本末,身與天下國家為一物,身為本,天下國家為末。謂“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絜矩則知方之不正,……矩正,則方正矣。方正,則成格矣。”(《明儒學案》卷三十二)故後有“淮南格物”之稱。強調尊身立本,愛己及人。同情人民疾苦,以堯舜時代“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為社會理想。著作有《王心齋先生遺集》。

王艮字典分解

王的解釋 王 wáng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ch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

艮的解釋 艮 gèn 八卦之一,代表山。 古代指時辰:“若依然葬書,多用乾、艮二時,並是近半夜,此即文與禮違。” 指東北方:艮維。 姓。 筆畫數:6; 部首:艮; 筆順

多學一學:王袤妻趙氏【歷史人物】

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建炎中,袤監上高酒稅,金兵犯筠州,袤棄官而逃,趙氏隨行,遇金兵,被縛。金兵入掠劉氏室。趙氏解開袤縛,袤即逃走;金兵追之不得,遂殺趙氏。袤隱伏樹叢中,望之悲痛。歸家,刻趙氏像以葬。

王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