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垂虹橋

垂虹橋

在今江蘇吳江市治松陵鎮。本名利往橋,北宋慶歷八年(1048)築亭其上,名垂虹亭,故稱垂虹橋。俗又稱長橋。本木橋,元泰定二年(1325)改建石橋。長一千三百尺,下開七十二洞。宋、元時橋南即太湖,太湖水自橋下東北流入吳淞江,故登橋四望,湖光江色,盡收眼底,稱吳下絕景。清代橋南湖面淤積成田,一部分橋孔為兩岸新漲陸地所埋沒。建國後已傾圮,僅存東堍幾個淹沒的橋孔。

垂虹橋字典分解

垂虹橋的解釋 在 江蘇 吳江縣 東。本名 利往橋 ,因上有 垂虹亭 ,故名。橋有七十二洞, 宋 慶曆 八年建。俗名 長橋 。參閱《嘉慶一統志·蘇州府二》。

垂虹的解釋 (1).指 垂虹橋 。 宋 張元乾 《青玉案》詞:“平生百繞 垂虹 路,看萬頃,翻雲去,山澹夕暉帆影度。” 宋 姜夔 《慶宮春》詞序:“予別 石湖 歸 吳興

橋國語字典 橋 (橋)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橋樑。橋墩。橋涵。橋頭堡。吊橋。棧橋。引橋。立交橋。 形狀如橋樑的:心臟搭橋手術。 古同“喬”,高。 古同

也學習下:垂垂【歷史典故】

猶言漸漸。唐代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

垂虹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