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義和團

義和團

①清末某些鄉團的名稱。鹹豐同治年間,直隸、山東交界各州縣,人民多習拳勇,創立鄉團,名曰義和,以“自衛身家,防匪防盜,守望相助”為宗旨。凡由士紳控制,並造冊報官批准者為“官團”;凡不報官批准者為“私團”或“黑團”,屢被取締。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廷飭令各州縣舉辦團練,各地便樹旗名曰義合團或義和團。及至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高漲時,官辦團練大都參加了義和團運動。②清末民間武術團體與秘密教門的混合組織。形成於光緒二十五年,由大刀會(金鐘罩)、義和拳、神拳和梅花拳等民間秘密結社互相組合、發展而成,為義和團運動的基幹力量。這些刀會、拳會與秘密教門雖各自更名義和團,但互不統屬。是年春,山東清平縣(今高唐)大刀會、直隸景州(今河北景縣)大刀會改稱義和團。九月,義和拳在平原森羅殿戰鬥中自稱義和團。山東巡撫毓賢曾於是年夏將義和拳改稱義和團。各種名目的民間秘密宗教與武術團體遂紛紛更名義和團,以爭取“合法”地位。次年京津地區也普遍建立義和團,迅速形成義和團運動高潮。各地團民多以農民、手工業者和販夫為主,間有部分遊民、兵勇和富人加入。成員多為二十歲上下的青年,另有婦女組織紅燈照。以團、壇(場或廠)為單位,以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中的一字自立團號。其中以乾字團、坎字團人多勢眾,分布地區廣泛。各團以老師、團首、大師兄、二師兄等為首領,無統一信仰,但“神靈附體”、“刀槍不入”的信條基本一致。各壇互不統屬,以傳帖作聯絡,互相配合,並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反對外國侵略,打擊教會勢力。運動失敗後,冀中義和團以“掃清滅洋”相號召,繼續開展鬥爭。鏇被清軍鎮壓。參見“義和拳”、“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_義和團介紹_歷史知識

義和團團員

義和團字典分解

義和團的解釋 清 末我國北方人民自發組織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團體。原名“義和拳”,開始活動於 山東 ,不久擴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我國時,義和團奮起抗擊,給帝

義和的解釋 語本《左傳·襄公九年》:“利,義之和也。”後以“義和”指講義氣,彼此和睦。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一折:“生著那義和的兄弟廝尋爭,孝順的兒子學生分。”

團國語字典 團 (團) tuán 圓形:團扇。團臍。 結成球形的東西:湯糰。飯糰。 把東西揉成球形:團煤球。 會合在一起:團聚。團圓。 工作或活動的集體組織:團體。團伙。集

順便了解:義井堡【歷史地名】

即今山西神池縣西義井鎮。《清一統志·寧武府》:義井堡“在神池縣西四十里”。

義和團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