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怎么寫好看

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又稱寺人或內豎。周代置。未成年的近侍小臣,掌內外之令的傳達。《國語·晉語四》:“文公之出也,豎頭須,藏者也,不從。”韋昭註:“豎,文公內豎里鳧須,公出不從,竊藏以逃,盡用以求納公。”《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玄註:“使童豎通王內外之命。”故後世常蔑稱宦官為閹豎。

詞語分解

  • 豎的字典解釋 豎 (竪) ù 直立,直立的,與“橫”相對:豎立。豎井(一種垂直的礦井)。豎琴。豎起耳朵聽。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後的方向,與“橫”相對:豎著寫。 舊稱未成年的童僕,小臣,引申為卑賤的

歷史知識推薦:劉子真

— 南朝宋孝武帝第十一子。字孝貞。大明中封始安王。前廢帝時,位丹陽尹、南兗州刺史。泰始二年,明帝平晉安王劉子勛之叛,盡誅孝武帝諸子,被賜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豎歷史

相關歷史

豎_豎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