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俸

罰俸怎么寫好看

罰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刑法制度。贖刑方式之一。百官犯輕罪,可罰一定數目俸金贖罪,所罰金歸官府所有。《舊唐書·薦傳》:“(逢吉)罷相,裴度發其事,逢吉坐罰俸。”宋制,一品官每月罰銅錢八貫、二品六貫五百文、三品五貫、四品三貫五百文、五品三貫、六品二貫、七品一貫七百文、八品一貫三百文、九品一貫五十文,以半月為一等。明代漸無具體數額規定,只依其所犯輕重程度,罰月俸,或數月至年不等。清代以年月為差,分為七等;即罰俸一月、二月、三月、六月、九月、一年、二年等。因公罪罰俸,準以其記錄加級相抵銷;私罪罰俸,皆為實罰,不準抵銷。

詞語分解

  • 罰俸的解釋 舊時官吏因過誤而停發薪俸若干時日的一種處分。《舊唐書·張薦傳》:“﹝ 逢吉 ﹞罷相, 裴度 發其事, 逢吉 坐罰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減場解元》:“御製文字,考訂不差, 洪模 妄肆詆
  • 罰的字典解釋 罰 (罰) á 處分犯罪、犯錯誤或違犯某項規則的人:罰款。罰球。懲罰。罰不當罪(處罰過嚴或過寬,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 獎賞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 俸的字典解釋 俸 è 官員等所得的薪金:俸祿。薪俸。俸給(?)。俸金。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宜州

①南朝梁大寶初置。治夷陵今宜昌縣西北。轄境相當今湖北宜昌、長陽、宜都等市、縣地。西魏改名拓州。②唐乾封中改粵州置。治龍水今宜山縣。轄境相當今廣西宜州市一帶。屬嶺南道。北宋轄境西部擴大,有今宜州市西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罰俸歷史

相關歷史

罰俸_罰俸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