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科

罰科怎么寫好看

罰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科舉考試用語。指對違例考生採取的暫停考試的處罰手。明代即有對考生的罰科之例。清制,順天及各省鄉試發榜後,均有磨勘例,即由禮部組織人對試卷進行覆核。其間如發現卷內有文理悖謬、文體不全、全篇錄舊、朱卷與墨卷不符等嚴重問題,則革去舉人;對有俚言諧語,不避廟諱御名、聖諱,以及多韻少韻、抬頭不合等問題,則可保留舉人名,但不許參加下屆會試,稱為罰科。磨勘罰科一般罰停一至三科不等。乾隆二十四年(1759)順天鄉試第四名邊向禧文有“飲君心於江海”句,高宗謂其荒鄙雜湊,不成文義,特旨罰停五科。此外,會試前尚有對舉人的複試,以決定能否參加會試。複試卷中如有上述問題,仍有罰科處罰,一般為停一二科。參見“磨勘”、“複試”。

詞語分解

  • 罰科的解釋 科舉時代對犯規者停止其考試的一種處分。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順天解元》:“ 萬曆 三十八年庚子,第一名 趙維寰 , 浙江 平湖 人,以文章被參。禮部覆試,罰科。”
  • 罰的字典解釋 罰 (罰) á 處分犯罪、犯錯誤或違犯某項規則的人:罰款。罰球。懲罰。罰不當罪(處罰過嚴或過寬,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 獎賞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 科的字典解釋 科 ē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於貓科。槐樹是豆科。 機關內部組織的劃分:科室。財務科。 學術或專業的類別:科目。學科。文科。外科。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科舉。科甲。科第。登科。 判定

歷史知識推薦:賽嶼

— 清雲南石屏人,字琢庵,號筆山、夢鰲山人。回族。元賽典赤·贍思丁後裔。雍正七年中舉。乾隆十七年任四川珙縣知縣。著有《夢鰲山人詩古文集》、《行源堂時文集》,已佚。《石屏州志》、《石屏州續志》、《滇詩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罰科歷史

相關歷史

罰科_罰科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