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關稽考簿

歷史字典解釋

明代各*鈔關之賬簿。逐日填寫過往船隻船料商稅數目,以備稽考。始於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由戶部置空白印信發鈔關主事收掌。差滿之日,將一扇存留備照,一扇由委官收執,一扇解戶部查考。

詞語分解

  • 鈔關的解釋 明 清 兩代收取關稅之所。因以鈔納稅,故名。《明史·食貨志五》:“計所載料多寡,路近遠納鈔,鈔關之設自此始。” 清 顧公燮 《丹午筆記·鈔關》:“ 元 末錢多銀少,議行紙鈔。 明太祖 設立天下各關

歷史知識推薦:弢園尺牘

書名。清王韜著。不分卷。系作者與親友往來書札的彙編。光緒二年王韜自編和刊印於香港,計八卷。後又編《弢園尺牘續鈔》六卷。兩書共收書札三百二十四封。年汪北平、劉林從上述二書中,選出與韜政治思想有直接關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鈔關稽考簿歷史

相關歷史

鈔關稽考簿_鈔關稽考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