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旁定帖錢

歷史字典解釋

雜稅名。鈔旁即稅租鈔,定帖指典賣田宅牛畜的紙。宋制,鈔旁和定帖由官府印賣,除紙筆墨工費外,再量收息錢,稱鈔旁定帖錢。曾一度改稱契約印記錢。南宋時,稱勘合朱墨錢或勘合錢。勘合朱墨錢以鈔為單位徵收,每鈔四紙收三十文足,不成貫、石、匹、兩者減半。乾道二年(1166)改為以貫、石、匹、兩為單位,每貫、石、匹、兩收二十文足,下戶不成貫、石、匹、兩者免收。

歷史知識推薦:廬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改廬州路為府。置江淮行中書省於此。明洪武以後直隸南京。治所同廬州路。轄境東北部較廬州路略有縮小。清初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屬安徽省,雍正二年因六安州升為直隸州,西部轄境僅至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鈔旁定帖錢歷史

相關歷史

鈔旁定帖錢_鈔旁定帖錢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