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正

僧正怎么寫好看

僧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掌管佛教事務之僧官,十六國後秦以道䂮法師為之,是為僧人立官之始。南朝宋置。梁亦置,名“大僧正”。金代設於路,掌一路僧眾,理決僧尼詞訟。元代置於各州,為各州僧正長官,掌理僧尼詞訟。至大四年(1311)二月,仁宗登極,下令罷各級僧司衙門,廢僧官,遂廢。明洪武十五年(1382)復置於州,每州一人,為諸州僧正司主官,頒發度牒。掌鈐束一州僧人。未入流,無俸祿。清沿明制未改,例由禮部揀選通曉經義之僧人充補,移咨吏部註冊。

詞語分解

  • 僧正的解釋 僧官名。 十六國 後秦 始立,統管 秦 地僧尼。 南朝 歷代亦設。 唐 以後於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 * ·釋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吳 ,聲馳海內,乃敕為僧主,
  • 僧的字典解釋 僧 ē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語“僧伽”的簡稱:僧侶。僧尼。僧人。僧眾。僧俗。高僧。 尼俗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正的字典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歷史知識推薦:外都水使者

官名。北宋元豐改制置,掌外都水監事。後廢。元祐四年復置。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僧正歷史

相關歷史

僧正_僧正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