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西江月·頃在黃州》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書法作品欣賞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月光下小溪春水漲滿、水波涌動,隱隱約約的看見天空中雲氣瀰漫。瀕臨溪流,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韉,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溪中景致如此可愛,千萬不能讓馬兒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入了夢鄉,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
蘄水:水名,流經湖北蘄春縣境,在黃州附近。
瀰瀰:水波翻動的樣子。
層霄:瀰漫的雲氣。
障泥:馬韉,垂於馬兩旁以擋泥土。
玉驄:良馬。
驕:壯健的樣子。
可惜:可愛。
瓊瑤:美玉。這裡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杜宇:杜鵑鳥。

簡評

此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公元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蘇軾生活史的轉折點,這飛來橫災徹底地粉碎了蘇軾希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後功成身退的幻想。從此以後,蘇軾看清了官場的黑暗、世態的炎涼。但蘇軾沒有被痛苦壓倒。他住在黃州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他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間: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擊使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反映在創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風格都有明顯的變化。在這期間他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此詞是其中之一。

蘇軾名句,西江月·頃在黃州名句

詩詞推薦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