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荀子 《荀子·儒效》

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儒效》

解釋:只聽到它而從未見到它,即使博學卻有很多謬誤,見到它而不知道它,即使有知識,必然狂妄。知道它卻不實行,即使敦厚,必然困惑。

原文摘要:
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後三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伯。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厘,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雲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速威;雲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辯,則速論。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

荀子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荀子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書法作品欣賞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書法作品

荀子名句,荀子·儒效名句

詩詞推薦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