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清朝>>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冊正文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冊

作者:朱耷 書體:行楷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冊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冊

此冊《臨興福寺半截碑冊》為張大千先生舊藏。是八大山人書法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興福寺半截碑》是唐朝大雅和尚集王羲之帖中的字,為一位將軍立的碑。因出土時僅存下半截,故稱“半截碑”。現存西安碑林第二室。

王羲之帖在唐朝時已真偽難辨,集字雙鉤上石,難免失真。但畢竟可以追尋唐朝人認為的王羲之書體,是以可寶。據王方宇先生在《八大山人法書集》中介紹:“八大山人在辛酉(1681年)《山水軸》上有‘禊堂’印,在癸酉(1693年)《畫鳥軸》上有‘晉字堂’印。他臨《臨河敘》有十數次之多(現存原跡有十一件),可見他對王羲之的書法熱誠研習。此碑晚明萬曆年間在陝西發現,八大山人得其拓本必極興奮。是當時可據以為研習王羲之書法最新材料。但書寫此冊之時,己卯(1699年)他自己的書體已經形成,所書在字形表面上看,仍是八大山人晚年書法的面目,而晉人書法之氣質,卻蘊藏於內,難以點畫求之。”可見,欲參詳八大山人書法或王羲之書法,將此冊與原半截碑對照,必定大有所獲。

筆者以為,八大山人此書與原碑相較有兩點非常獨特:一是筆調短促含蓄,蒼勁古樸。用筆中沒有描頭畫角的做作與刻意,這與晉人書法的真諦恰好契合;二是墨色變化神采煥發。此冊用墨之妙,與用筆相得益彰。其枯、濕、濃、淡,自然調和,美不勝收,與原碑相比,更加有血有肉,生動活潑了。這些尤其值得我們在學習王字或“明清調”書法時玩味。

1   2  3  4  5 下一頁 尾 頁 全文

2015-10-19 12:37: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