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未真正長大過

童年是什麼呢?到底是一段難以確信的記憶還是一箱足以證明曾經擁有過的玩具?童年是那棵老屋旁日日仰望的老楊樹還是姥姥煮的黃金飯?每個人的童年都可以寫出一連串的排比句,可以用任何觀點任何語言抒發人的情感。只要你活著,你就有童年,它是人生最初的路標,是你最開始的模樣,是一段演繹在父母口裡、存在於自己幻想里的時光。

大多數人認為,童年時光是人類生活里最值得慶幸的懵懂狀態,它無欲無求卻勇往直前,擁有無窮想像力和鬥志,即使荒謬和錯誤也都值得被原諒。只因為,童年對於整段時光而言,太短暫太珍貴,童年裡的你因幼小而脆弱,因脆弱而無知,使這段時光變得格外令人疼惜。

另一部分人認為,童年是一段一無所有卻很容易找到快樂的日子,對於處於現時煩世的成人而言,童年不用為誰負責而倍感輕鬆,也不必擔心明天的太陽是否照常升起。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童年永遠充斥著快樂和無憂,為什麼孩子們都急切地盼望長大,踮著腳偷穿大人的鞋,盼著早一點獲得掌控成人世界的力量?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誤解童年了。童年什麼都不是,不是天堂電影院,也不是外婆的澎湖灣,童年僅僅是個坐標——時間的坐標,每個人給的數值不一樣,有人把童年截止在8歲,有的把童年截止在5歲;地理的坐標,有人把它定在老房子四合院,有人把它定義在一個海邊——童年只是我們的初始人生段落,剛好還殘存著記憶而已。童年不代表什麼,它不是快樂、天真、無憂無慮的代名詞。孩子們爭吵、打鬧、為一件玩具淚流不止,為不夠高大而煩惱,為不能走得更遠而鬱悶,童年的痛苦只是記得不牢而已,不代表童年就是天堂上面漂浮的琴音和綠草地上肆意奔跑的身影。童年裡確實藏著我們每個人的原始密碼,我們的現在都與童年相關,我們的愛恨情仇,有一大半源於我們最初接觸世界的童年,童年所不自知的,如今都以各種情節寫進人生的里。

童年,只是離我們的現在太遠太遠了,遠得看不見,所以也記不清那時那刻的痛苦與歡樂。景色也好,人也好,離得遠了,抽身而出時,就總是寬容而淡然,可以微微一笑。

其實童年與我們的現在,沒有任何差別,經過時光的打磨,輕鬆豁達的成人們,更容易感知人間細微的歡樂。從童年到青年,是柔潤發旺的進程,青年承載著童年的夢想,占盡了人生的優勢一味向前狂嘯突進,中年之後才漸漸看清來路的坎坷和去路的風景,到了老年,則進入另一層靜美的境界,成長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每一分鐘,我們和這個世界都有新的相遇,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好與溫潤,春、秋月、夏日、冬,歲月極美,美也美在它必然的流逝。我們失去童年,卻迎來強壯的青年、豁達的中年和智慧的老年,我們不怕失去我們的年紀,因為歲月永遠公平,它拿走一些,也會補充給你另一些。究竟是童年的孩子快樂,還是在沐浴在晚霞中的老人比較快樂,不得而知,但是人生起點的自由歡快想必是和即將到達終點的輕鬆自在是一樣的。出生是開始,而死亡又何嘗不是另一個起點?

對廣闊而未知的世界而言,我們的現在,就是人類的童年,我們從未真正長大過。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8-17 12:39:05

陳禹希相關文章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過_我們從未真正長大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