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尾記憶

故鄉寧化,多的是巷弄,彎曲綿延,牽串相連。在幼時,縣城沒有今天大,街道不如今天發達,小城裡的一條條巷弄,如一枚縫衣針,穿好了線,在縣城裡織成了一張四通八達的路網。

巷尾記憶

在巷弄里穿行是兒時的樂趣,從這個巷頭進,從那個巷尾出,夥伴們總愛比賽,看誰選的巷道能最早到達目的地,最先到的必然有一種探路者的成就感,能在蜘蛛網般的縣城密徑中選對一條捷徑,這該有多么了不得。

於是,上學,去親戚好友家串門,我們總愛遠離大街大道,擇小巷而行。在巷弄里穿行,順便看看臨巷小屋。一幢房子是一個家,一個家便是一個天地,只是隨眼一瞥,都恍若在窺探你不熟知的一個又一個世界,即使是一個小天井,一盆尋常草,都沾染著另一個世界的神秘。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每扇門推開後,往往都有讓你驚艷的視感。有的人家牆頭很高,一面面牆,圈住了一個世界,但牆頭攀援的藤蔓還是泄了一點密,墨綠墨綠的葉片爬滿了枝架,一朵朵黃色的大花從牆內開到了牆外,牆裡人家種的是南瓜,光只看著,也能想像,南瓜成熟後,切好,下鍋煮熟,滿滿一大盆,溢滿了香甜的滋味。天真的我,還在想著南瓜籽的妙用,是不是南瓜籽曬好後就能成為那一把把香噴噴的瓜子呢?

那時,多數人家沒有圍牆,依巷而建。巷裡總有這樣一戶人家,盛夏時,門前階台上必放著一個水桶,灑下幾片茶葉,衝上剛燒開的沸水,桶上罩著紗布防塵防蠅,桶邊再放上一個茶缸。過路行人,口渴了,舀上一杯水喝,很是解暑。上學途中,我常常大汗淋漓,毫不介意衛生的問題,也舀上一杯喝,衝去滿身的暑氣,心裡頭還念著,這家人心地真好,為路人考慮如此周到。今天,在街頭巷尾,再也遇不見這種免費茶水了。一來商業社會,人們提供的都是有價商品,沒有免費午餐;二來這種廉價的粗茶比不上精緻的飲料,吸引不了多少人;三來即使有人提供免費茶水,大家也會顧及衛生問題而不敢喝,這水桶有沒有消毒,這茶杯多少人喝過,有沒有洗乾淨……社會越進步,人類越文明,而心底卻空落落的,像丟失了什麼,是那種心無隔閡的純樸與坦然嗎?

夏天的時候,美食也來巷弄里聚會。巷尾,三兩小孩守著一桶仙草賣,一大桶黑乎乎的仙草切成了小塊,晶瑩剔透,用沁涼的井水養著,在炙熱的夏天裡,仿佛真透著仙氣,桶邊掛著白糖和薄荷水,來一碗一角錢,灑點糖,再灑上點薄荷水,滋滋溜溜地入口,滑爽怡人,清涼入心,很是愜意。早晨或傍晚的時候,有人推著小車賣豆腐花,白 * 嫩的豆腐花,看著就讓人有食慾,愛吃甜的,加糖,愛吃鹹味的,澆上蒜泥、辣椒調的醬料湯,滑溜溜的口感,加上豆香、蒜香、醬香,既美味又營養。校門口的巷邊上,有位阿婆定點賣麥芽糖,白白細長的麥芽糖裹著一身糖粉,每次買,阿婆便用剪刀剪下一小截,總覺得吃不過癮。當時便想著,自己要有個親戚賣麥芽糖該多好,吃麥芽糖可以吃到不想停。還有那挑著一對竹簍穿街走巷的小販,手裡拿著兩個鐵片“叮叮噹”“叮叮噹”地敲著,我們在屋裡聽到,不用他吆喝也知道賣“雞屎糖”的小販來了,於是翻箱倒櫃找出一兩角錢去換“雞屎糖”吃,實在找不到錢,就翻出家裡沒人穿的破拖鞋、涼鞋去換糖。

時光漸行漸遠,巷裡生活也在變遷,而巷尾記憶卻依然清晰如昨,那裡深藏著一份質樸的情懷、簡單的滿足和平靜的快樂。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7 19:20:27

張華相關文章

巷尾記憶_巷尾記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