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

作者:賈島 朝代:唐代

原文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

詩詞問答

問:《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作者是誰?答:賈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賈島的名句有哪些?答:賈島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書法作品欣賞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後一天,春天美麗的風光就有離開我這位苦吟詩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覺了,在晨鐘響動之前,總算還是春天吧。

注釋
晦日:夏曆每月的最後一天。評事:官名,掌管平決刑獄之事,屬大理寺。
正:一作“更”。
風:一作“春”。
睡:一作“寢”。
曉鍾猶是春:一作“五更還是春”。

詩文賞析

賈島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詩人,長於五言律詩,集中五言律詩也最多。他的律詩,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尋味。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等,或氣象雄渾,或情景幽獨,頗為人們所稱誦。不過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寫得好的律詩並不多,這是由於他過於醉心詞句的琢磨,往往忽視了全詩的整體的藝術境界的創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詩,雖然對仗工整,卻有雕琢的痕跡,不夠自然,缺乏動人的情懷,使人讀後,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絕句,無意求工,寫得自然、樸素,別有情致。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較優秀的作品。

這是一首抒寫送春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極力抒寫的是“苦吟”詩人不忍送春歸去,但也無計可留,只有長坐不睡,與那即將逝去的春天共守殘夜,哪怕是一剎那時光,也是值是珍惜的。首句“三月正當三十日”,點明三月晦日,表達春天即將逝去。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後一個月,三十日又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詩人此刻把春天的離去精確到了最後一天,讓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次句“風光別我苦吟身”,意思是說:春光雖然別我而逝,但我這個苦吟詩的人,怎忍別春。不說送春,而說“風光別我”,是虛寫“送”字。這句用的是擬人手法,顯得很自然而有情味。

“與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前句寫了詩人與友人願一夜不眠不寐,後句則寫了這樣做的目的,僅僅只是守住最後的一線春光。前兩句把春天精確到最後一天,這裡卻精確到了最好一刻。末二句說雖然已到春盡之期,無計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鐘未動,明朝之夏未來,仍然還是春天。因此,當這最後一夜之時,願與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飲酒,以表送別之情,這樣也還是能夠很好地享受這最後一夜的春光。“猶是春”三字,可如宋蘇軾所說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這首詩頗有古詩的“何不秉燭游”的意思。但二者旨趣並不相同。古詩的作者秉燭夜遊,是由於感嘆人生短暫,韶華易逝,應及時行樂;這首詩的作者良夜不眠,則是為了流連春光,愛惜韶華,並無傷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時光,刻苦吟詩,這就從惜別春光中,引出了“鍥而不捨”的精神。 

標籤:春天惜春

詩詞推薦

  • 三台·清明應制

    万俟詠宋代〕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
  • 蘇幕遮

    梅堯臣宋代〕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郄昂謫巴中

    李白唐代〕瑤草寒不死,移植滄江濱。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思歸未可得,書此謝情人。
  • 臨江仙·梅

    李清照宋代〕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蘇溪亭

    戴叔倫唐代〕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杜荀鶴唐代〕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嶺梅謝後重妝蕊,岩水鋪來卻結冰。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好將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

    朱服宋代〕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秋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

    辛棄疾宋代〕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黃庭堅宋代〕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豐樂亭遊春三首

    歐陽修宋代〕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一名花自落、垂楊碧、出塞)

    韋莊唐代〕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乾幾曲。雲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浦·春水

    王沂孫宋代〕柳下碧粼粼,認麴塵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滿銀塘,東風細、參差縠紋初遍。別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淺。再來漲
  • 滿井遊記

    袁宏道明代〕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 無題

    呂霜〔清代〕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見庭前燕子飛。禽鳥也知勤作室,銜泥帶得落花歸。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城南十六首晚春

    韓愈唐代〕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 金鳳鉤·送春

    晁補之宋代〕春辭我,向何處?怪草草、夜來風雨。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春且住。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江引·春思

    張可久元代〕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後。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柳絮年年三月

    周濟清代〕柳絮年年三月暮,斷送鶯花,十里湖邊路。萬轉千回無落處,隨儂只恁低低去。  滿眼頹垣欹病樹,縱有餘英,
  • 點絳唇·春愁

    趙鼎宋代〕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餘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原文_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三月晦日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