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葛覃原文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詩詞問答

問:葛覃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葛覃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葛覃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周南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黃鸝上下在飛翔,飛落棲息灌木上,鳴叫婉轉聲清麗。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織麻忙,織細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
告訴管家心理話,說我心想回娘家。洗乾淨我的內衣。洗乾淨我的外衣。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注釋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俗稱夏布,其藤蔓亦可製鞋(即葛屨),夏日穿用。覃(tán):本指延長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yì):蔓延。中谷:山谷中。
維:發語助詞,無義。萋萋:茂盛貌。
黃鳥:一說黃鸝,一說黃雀。於:作語助,無義。于飛,即飛。
集:棲止。
喈喈(jiē):鳥鳴聲。
莫莫:茂盛貌。
刈(yì):斬,割。濩(huò):煮。此指將葛放在水中煮。
絺(chī):細的葛纖維織的布。綌(xì):粗的葛纖維織的布。
斁(yì):厭。
言:一說第一人稱,一說作語助詞。師氏:類似管家奴隸,或指保姆。
歸: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語助詞。污(wù):洗去污垢。私:貼身內衣。
澣(huàn):浣,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
害(hé):通“曷”,盍,何,疑問詞。否:不。
歸寧: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

詩文賞析

人們常愛用“多義性”來解說詩意,這其實並不準確。“詩言志,歌永言”(《尚書·堯典》)。當詩人作詩以抒寫情志之時,其表達意向應該是明確的,不可能存在迥然不同的多種含義。但是,詩人用以表達情志的詞語,卻往往是多義的。倘若在詩之上下文中,那多種含義均可貫通,說詩者就很難判斷,究竟何義為作者所欲表達的“原意”了。為了不至過於武斷,人們只好承認:那首詩本有著“多種含義”。對於《葛覃》,遇到的也正是這樣一個難題。這首詩的主旨,全在末章點示的“歸寧父母”一句。然而“歸”在古代,既可指稱女子之出嫁,如《桃夭》的“之子于歸”;又可指稱出嫁女子的回返娘家,如《左傳·莊公二十七年》記“冬,杞伯姬來,歸寧也”。所以,《毛詩序》定此詩為讚美“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傅”的美德,其出嫁可以“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而今人余冠英等則以為,這是抒寫一貴族女子準備歸寧(回娘家)之情的詩。二者對主旨的判斷相去甚遠,但在詩意上又均可圓通。究竟取“出嫁”說好呢,還是“回娘家”說好,也實在無法與詩人對證,只能留下一個懸案。

不管抒情主人公是待嫁女還是新嫁娘,她此刻正處在喜悅而急切的企盼之中卻毫無疑問。詩分三章,展出的是跳躍相接的三幅畫境。首章似乎無人,眼間只見一派清碧如染的葛藤,蔓延在幽靜的山溝;然而這幽靜的清碧,又立即為一陣“喈喈”的鳴囀打破,抬眼一看,原來是美麗的黃雀,在灌木叢上啁哳。這“無人”的境界只是作者營造的一種畫境,在那綠葛、黃雀背後,還有一位喜悅的女主人公,在那裡顧盼、聆聽。次章終於讓女主人公走進了詩中,但那身影卻是飄忽的:剛看到她彎腰“刈”藤的情景,轉眼間又見她在家中“濩”葛、織作了。於是那萋萋滿谷的葛藤,又幻化成一匹匹飄拂的葛布;而女主人公,則已在銅鏡前披著這“絺綌”,正喜孜孜試身。那一句“服之無斁”,透露著辛勤勞作後無限的快慰和自豪。三章的境界卻又一變,詩行中多了位慈祥的“師氏”。她似乎在傾聽,又似乎在指點,因為她的女主人,此刻正央求她告知急需澣洗的衣物。“害澣?害否?歸寧父母”——那便是情急的女主人公,帶著羞澀和抑制不住的喜悅,終於向師氏透露的內心的秘密。這裡終於透露出,這位女主人公,原來是一位急切待“歸”(出嫁或者回娘家)的新人。這樣,前兩章的似斷似續,山谷中葛藤、黃雀的美好春景,和“刈濩”、織作的繁忙勞動,就不僅傳達著女主人公期盼中的喜悅,而且表現著一種熟習女工、勤勞能幹的自誇自贊了。這樣的女子,無論是嫁到夫家還是回返娘家,都是足以令夫家愛憐並帶給父母莫大安慰的。

在中國的傳統中,對女子的要求從來是嚴苛的。所謂“婦德、婦言、婦功、婦容”,便是古代的男子世界所強加給女子必須習練的“婦教”。其要在於規定女子必須“貞順”、“婉媚”和勤於絲麻織作之勞,老老實實作男子的附庸和婢妾,若非如此,便不配為人之婦。此詩所表現的,便正是一位“待歸”女子勤於“婦功”的情景。

標籤:詩經寫人

詩詞推薦

  • 豐年

    佚名先秦〕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 贈道者(一作贈送)

    武元衡唐代〕 * 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裡白蓮開。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 花草粹編卷十引水滸傳

    完顏亮元代〕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真珠索。玉龍
  • 鸚鵡曲 赤壁懷古

    馮子振元代〕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伐木

    佚名先秦〕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

    太學諸生宋代〕洪邁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敵仇。一日忍飢猶不耐,堪羞!蘇武爭禁十九秋。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萬里歸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

    吳翌鳳〔清代〕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憑欄漸覺春光暝,悵望碧天帆去盡。滿隄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綿

    佚名先秦〕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南池杜少陵祠堂

    蔣士銓清代〕先生不僅是詩人,薄宦沉淪稷契身。獨向亂離憂社稷,直將歌哭老風塵。諸侯賓客猶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一飯
  • 秦王飲酒

    李賀唐代〕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洞庭
  • 醉公子·門外猧兒吠

    佚名宋代〕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剗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醉則從他醉,還勝獨睡時。
  • 離騷

    屈原先秦〕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於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
  • 皇矣

    佚名先秦〕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 東門之枌

    佚名先秦〕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穀旦於逝,越以鬷邁。
  •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李白唐代〕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段太尉逸事狀

    柳宗元唐代〕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
  • 無衣

    佚名先秦〕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詩三十八首

    陳子昂唐代〕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蘭若
  • 夢遊三首

    徐鉉唐代〕魂夢悠揚不奈何,夜來還在故人家。香蒙臘燭時時暗,戶映屏風故故斜。檀的慢調銀字管,雲鬢低綴折枝花。天明
  • 終風

    佚名先秦〕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終風且曀,不日有曀,
葛覃原文_葛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