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西湖懷古

作者:陳德武 朝代:宋代

水龍吟 西湖懷古原文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臨堤台榭,畫船樓閣,遊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時豪傑,都忘卻、平生志。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揮英氣。
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桑地。
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

詩詞問答

問:水龍吟 西湖懷古的作者是誰?答:陳德武
問:水龍吟 西湖懷古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水龍吟 西湖懷古是什麼體裁?答: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杭州是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臨堤有台榭樓參差,湖上有畫船往來如梭,遊人到處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嬌艷似火,三秋桂子飄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風光明媚蔥翠欲滴。南渡百年來人們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張抗金的一些豪傑,也都耽於享樂忘卻了平生大志。
可惜時代更替世換時移,如今靠何人來洗雪這奇恥?登臨這地形險固的地方,感傷古今滄桑臣變,振興國家要充分發揮英雄才氣,請來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來水伯天吳移走西湖之水,把“銷金鍋”西湖改造為農桑之地。借錢塘江的潮汐,為君洗盡奸臣誤國的悲憤眼淚,以告慰岳飛的在天之靈。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龍吟曲》、《水龍吟慢》、《鼓笛慢》、《小樓連苑》、《海天闊處》、《莊椿歲》、《豐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
“東南”句:指杭州,此句化用宋仁宗《賜梅摯知杭州》詩句:“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
佳麗:俊美,秀麗。
台榭:泛指樓台等建築物。
歌吹:唱歌和吹奏。
四山:四面的山峰。睛翠:草木在陽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綠色。
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王朝後渡江南下,至南宋滅亡,歷一百二十餘年,此說百年是約數。
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復中原,為國立功。
天旋時異:謂時世巨變,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時勢也與南渡前不同。天旋,比喻世局大變。
藉(jiè):同“借”,憑藉,依靠。
當年恥:概言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國恥。
形勝:指地形險要、位置優越、山川壯美之地。
發揮:猶抒發。英氣:英武豪邁的氣概。
力士推山:傳說古時巴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
天吳:海神名。
潮汐:在月球和太陽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在白晝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
岳將軍:指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氣息的詞作。詞人筆觸徘徊在懷古與傷今之間,徜徉在幻想和現實之側。寫得慷慨悲壯。下筆千鈞,表情亦淋漓酣暢。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引出懷古思緒。大處落筆突兀籠罩,氣勢十足。“臨堤台榭”,承開頭“多佳麗”三字而來,至“四山睛翠 ”,一氣直貫,展開對西湖景致的鋪敘。從堤到榭台、樓閣,從荷花到桂子和四山 。廖廖幾筆 ,寫盡西湖之美。遊人如織,歌吹飛揚之景象躍然紙上。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增加大筆濡染的“四山睛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徵 。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也會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在在鋪敘之後,詞人大筆一揮,引發無數感慨 。“使百年南渡,一時豪傑,都忘卻、平生志 。”陳德武身歷南宋覆亡,這幾句無疑是對南宋百餘年恥辱歷史的沉痛總結。也對“百年”南宋偏安東南一隅,不思北復故地的極有力的鞭撻。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筆鋒陡轉,由懷古轉入傷今 。“天旋時異”概括了南宋被元所滅的滄桑巨變 。“可惜 ”是承上啟下之語;“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來扭轉乾坤。反問句增加痛苦之沉重 。“登臨形勝,感傷今古”是全篇的文眼,作者登臨之時 ,內心感情洶湧 ,似將傾瀉而出 ,“發揮英氣 ”因而要詞情慷慨 ,又為下面拓展新的詞境留下了餘地。
“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桑地 。”這是面對西湖景物而產生的想法 。力士、天吳 ,都是古代傳說中的神人。詞想借力士 ,天吳來填水移山。想靠神力把理想變為現實 。之後詞人再作一構想:“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邊淚 !”岳飛精忠報國,卻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慘結局,真是神人共憤。憤懣鬱積於胸,作者想借外力將其激發出來。表明國雖亡,但愛國之心仍拳拳於胸。

詩詞推薦

水龍吟 西湖懷古原文_水龍吟 西湖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