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作者:劉安 朝代:兩漢

塞翁失馬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詩詞問答

問:塞翁失馬的作者是誰?答:劉安
問:塞翁失馬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問:塞翁失馬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劉安塞翁失馬書法欣賞

劉安塞翁失馬書法作品欣賞
塞翁失馬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得大腿骨折。人們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邊境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徵戰,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注釋
塞上:長城一帶。塞,邊塞。
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善:擅長。術,術數,推測人事吉凶禍福的法術,如看相,占卜,算命等。
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故:緣故。
亡:逃跑。
吊: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問。
居:過了。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前面,指經過的時間。
將:帶領。
為:是。
富:很多。
好:喜歡。
墮:掉下來。
髀(bì):大腿骨。
大:大舉。
引弦(xián):拿起武器。
近塞:靠近長城邊境。
十九:十分之九;指絕大部分。
跛:名詞,指腿腳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保:保全。
化:變化。
極:盡。

詩文賞析

《塞翁失馬》通過一個循環往復的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寓言啟發人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

從寓言本身包含的思想傾向來看,存在與主流思想不和諧的因素:“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胡人大舉入侵,國難當頭,青壯年都拿起武器去打仗了,而且有那么多的人在戰場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足見戰爭之慘烈。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善術者”父子沒有盡匹夫之責,倒是“以跛之故”保全了性命。

問題不在於“父子”是否上戰場,畢竟年老和腿瘸的客觀現實給了他們沒上戰場的理由。問題的關鍵是作者把“父子”因為沒有上戰場而保全了性命當做了莫大的“福”分,並為之而慶幸。這與培養愛國主義感情、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要求很不一致。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善術者”因為腿被摔瘸了而沒有為國盡力,理當感到遺憾甚至慚愧,特別是在有那么多戰死者的情況下,作為苟活者,應該感到內疚甚至恥辱才是。但“父子”沒有,他們只是慶幸,慶幸“墮而折其髀”的災禍,慶幸逃脫了去戰場捐軀”,慶幸繼續活下去的福氣。

這裡沒辦法去討論戰爭的正義與否,畢竟只是一則寓言,是為了詮釋一個道理而演繹的故事。如果單從禍福相互轉化的關係去看,對這則寓言不能有什麼非議。但既然選入了中國的學生教材,就應該特別在乎是否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了。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

標籤:國中文言文哲理

詩詞推薦

  • 守株待兔

    韓非先秦〕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宋代〕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三首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西嶽
  • 今日良宴會

    佚名兩漢〕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人生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古代文論選段

    佚名〔〕  《毛詩序》選段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
  • 詩二首

    王梵志唐代〕我有一方便, 價值百匹練。相打長伏弱, 至死不入縣。他人騎大馬, 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 心下較些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中秋月二首·其二

    李嶠唐代〕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自相矛盾 / 矛與盾

    韓非先秦〕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市

    蒲松齡清代〕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
  •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清代〕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二鵲救友

    佚名〔〕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
  • 二翁登泰山

    佚名〔〕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
  • 高陽台 除夜

    韓疁宋代〕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
  • 觀潮

    周密宋代〕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 春日

    朱熹宋代〕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桂源鋪

    楊萬里宋代〕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相和歌辭苦寒行

    僧齊己唐代〕冰峰撐空寒矗矗,雲凝水凍埋海陸。殺物之性,傷人之欲,既不能斷絕蒺藜荊棘之根株,又不能展鳳凰麒麟之拳跔
  • 截竿入城

    邯鄲淳〔魏晉〕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
  • 狼三則

    蒲松齡清代〕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
  • 寶繪堂記

    蘇軾宋代〕  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
塞翁失馬原文_塞翁失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