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煬帝行宮

作者:劉滄 朝代:唐代

經煬帝行宮原文

此地曾經翠輦過,浮雲流水竟如何。
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芳草多。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
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詩詞問答

問:經煬帝行宮的作者是誰?答:劉滄
問:經煬帝行宮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經煬帝行宮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這裡曾經是御駕親臨的地方,而今一片蕭然。浮雲流水之間,一代王朝就這樣銷聲匿跡了。
美人們香消玉殞,她們將自己的滿腹怨恨化為芳草,隨東風生長蔓延。
如今這行宮已是斷垣殘壁,滿目瘡痍,淒淒芳草在無言地訴說著煬帝當年的荒淫殘忍。夕陽西下,水面上煙波浩渺,滿眼淒迷,行宮前那幾棵殘存的柳樹已失去了往日的風姿,枯枝敗葉在風中蕭索地搖曳。
我正陷於行宮興廢的沉思之中,微風吹來,明月當空,古渡上響起了悠揚的漁歌聲。

注釋
煬帝:即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代皇帝。
翠輦:皇帝的車駕。輦:原是車名,秦漢後特指皇帝坐的車。
香銷:指美女之死。
空:空有,無人欣賞。露葉:露珠泛光之葉。
浩:廣遠,宏大。據載,隋煬帝喜歡柳樹,曾經在行宮外的大堤上種了成排的楊柳,春風吹拂,楊柳婀娜多姿,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觀。
行人:遠行之人,指詩人自己。廣陵:指今揚州,隋煬帝曾三次來此遊玩,此處代指行宮。

詩文賞析


  詩借詠隋煬帝行宮,諷諭時政。首聯“此地”,即指煬帝行宮。煬帝於此玩美女、殺無辜,極盡荒淫 * 之能事。但曾幾何時,一個廣袤四海的美好江山,便付諸東流了。開篇以反詰句陡峭而起:“此地曾經翠輦過,浮雲流水竟如何?”人言“浮雲流水”轉眼而逝,但能趕上隋煬帝敗亡的速度嗎?這“竟如何”三字,盡情地嘲弄了這個昏君的迅速亡國。這種寓嚴肅於調侃的筆法,最為警策。
  頷聯轉入對煬帝罪行的控訴:“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芳草多。”此聯之妙,在於實景寓意。以實景論,它是寫行宮的破落、荒涼,宮內早已空無一人。從這情景中不也清楚地看到了煬帝的荒淫 * 么?“香銷”,香銷玉殞,蛾眉亡身;而且已是“南國美人盡”!為了滿足一己的淫慾,搜羅盡了而且也毀滅盡了南國的美女,真是罪惡滔天。“怨入”承上句,主要寫“美人”之怨。美人香銷,其怨隨東風入而化為芳草;芳草無涯,人怨無邊。這就把抽象的感情寫成了具體而真實可感的形象。如為一般郊野旅遊,“東風芳草”自然不失為令人心曠神怡之景;但此處為煬帝行宮,這斷瓦頹牆,芳草萋萋,卻是典型的傷痍之景;這萋萋的芳草,猶含美人怨魂的幽泣。“多”字更令人毛骨悚然。
  頸聯寫出宮所見。煬帝喜柳,當年行宮之前,隋堤之上,自是處處垂柳掩映。而今呢?“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空”,空有,無人欣賞;“露葉”,露珠泛光之葉。上句以殘柳“點綴”行宮,自見歷史對其 * 的嘲弄;“露葉”冠以“空”字,自見詩人慨嘆之情。下句,煙波浩浩,川水渺渺,空餘堤柳,龍舟安在?且各冠以“殘柳”和“夕陽”,給晚照之景籠上一層淒涼黯淡的色彩。這裡雖無一譏諷語,卻得思與景偕、物與神遊之妙。
  尾聯回應詩題,卻不是直吐胸中塊壘。《樂府指迷》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語結情最好。”這“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就是“以景語結情”。它既切合詠“煬帝行宮”之意,又扣緊諷晚唐當世之旨。“行人”,作者自指,詩人游罷行宮,自然地想起這些廣陵(即揚州)舊事──由於煬帝的荒淫 * ,激化了尖銳的階級矛盾,末次南遊,釀成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不久隋朝即告滅亡。──但詩之妙,卻在於作者寫得含而不露,只寫詩人“遙起廣陵思”的情懷;所思內容,卻留待讀者去想像,去咀嚼。只見詩人沉思之際,在這古渡明月之下,又傳來了琅琅漁歌。棹歌的內容是什麼?作者亦不明言。但聯繫詩人“喜談今古”、“深怨唐室”的身世,自然地使人想到屈原《漁父》中的名句:“舉世皆濁兮我獨清,眾人皆醉兮我獨醒!”“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古賢和隱者的唱答,也正是詩人此刻的心聲;從而將詠古和諷今融為一體,以景語完成了詩的題旨。
  此詩之可貴,在於詩人詠古別具一格,寫得清新自然,娓娓動聽,挹之而源不盡,咀之而味無窮。全詩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景真、情長、意遠,構成了本詩特有的空靈浪漫風格。
  (傅經順)

標籤:寫景諷刺

詩詞推薦

  •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辛棄疾宋代〕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如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

    杜甫唐代〕秦州城北寺,勝跡隗囂宮。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葉露,雲逐渡溪風。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 側犯·詠芍藥

    姜夔宋代〕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金
  • 一剪梅·漠漠春陰酒半

    佚名宋代〕漠漠春陰酒半酣。風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先自離懷百不堪。檣燕呢喃,梁
  • 拋球樂·逐勝歸來雨未晴

    馮延巳唐代〕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谷鶯語軟花邊過,水調聲長醉里聽。款舉金觥勸,誰是當年最有情?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留客

    張旭唐代〕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清潤風光雨後

    晁端禮宋代〕清潤風光雨後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閒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懷古

    許渾唐代〕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
  • 雜曲歌辭。古離別

    韋莊唐代〕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訴衷情·寒食

    仲殊宋代〕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闌乾,一
  • 杳杳寒山道

    寒山唐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 庾樓曉望

    白居易唐代〕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霧曉籠銜嶺月,苹風暖送過江春。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三百
  • 齊天樂 送童瓮天兵後歸杭

    詹玉宋代〕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蹟。吹香弄碧。又坡柳風情,逋梅月色。畫鼓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清代〕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里、誓三生。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唐代〕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落葉

    王沂孫宋代〕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
  • 更漏子

    李煜唐代〕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趙彥昭唐代〕秋豫凝仙覽,宸游轉翠華。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 農家

    顏仁郁唐代〕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 春日行

    鮑照南北朝〕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
經煬帝行宮原文_經煬帝行宮的賞析_古詩文